现金存中行济大路支行缩水?柜员想私了
摘 要:本报近期刊发《录像没了,10万日元存款成谜》一文,报道了市民曲女士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银行济大路支行存款10万日元,但取款时发现,自己存折上的存款数目变成1万日元。花费近3个月时间“找钱”,银行以监控录像找不到为由,一直拖着不解决,并给出了银行监控录像保存期为1个月、3个月、半年的3个版本。本报报道后,当时给曲女士办理业务的柜员冯小姐父母找到她,称想要“私了”。

本报2012年9月5日曾对此进行报道
本报近期刊发《录像没了,10万日元存款成谜》一文,报道了市民曲女士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银行济大路支行存款10万日元,但取款时发现,自己存折上的存款数目变成1万日元。花费近3个月时间“找钱”,银行以监控录像找不到为由,一直拖着不解决,并给出了银行监控录像保存期为1个月、3个月、半年的3个版本。本报报道后,当时给曲女士办理业务的柜员冯小姐父母找到她,称想要“私了”。
“我就是想要个说法,银行这样做,以后还有谁敢来存款?”曲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次提出想与冯小姐见面,一起回忆当时的场景,找出问题所在,均被银行大堂经理、副行长以各种理由拒绝。“这不是故意的吗?”曲女士怀疑,银行之所以阻拦二人见面,明显是在包庇冯小姐。
本报报道后,支行行长告诉记者,银行每天都核对当日存、取款数目,程序严格,理论上不会出现曲女士所说的情况,并且柜员办理业务时身后的监控会记录其一举一动,要想私自把钱留到自己口袋也不可能。
与此同时,冯小姐的父母多次找到曲女士,希望双方可以私下解决这件事。“按照存款当日汇率,9万日元可兑换7400多元人民币。”曲女士说。冯小姐的父母先是提出赔偿人民币5000元,曲女士没答应,觉得数额太少,“我是去银行存钱,不是买东西,怎么还讨价还价。”老两口一直向曲女士赔不是,还说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希望“照顾照顾”。
“没想到他们给的钱越来越少,太可笑了。”曲女士说,第二次见面,老两口将赔偿金降到4500元,第三次见面降至4000元。害怕赔偿金越来越少,曲女士不得已接受了4000元作为赔偿。同时,老两口要求曲女士写下保证书,让曲女士承诺此事到此为止,以后不再到济大路支行打扰冯小姐工作,也不能再向媒体透露“私了”一事。
- 提保证金补现金流?张裕否认靠此“自救”(2013-02-22)
- 节前洗车价暴涨 只要现金不用卡(2013-02-19)
- 农民工为发现金不存银行 回家途中丢失14万血汗钱(2013-02-18)
- 男子抓通信公司返现金漏洞 买20万张手机卡净赚10万(2013-01-25)
- 近半数上市公司仍未约定现金分红比例(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