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重回“2”时代 天然气价格改革或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
摘 要: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较前月涨幅明显缩小。鲜菜、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回落成为当月CPI重回“2”时代的主要原因。市场预测,尽管中长期仍有一些通胀因素存在,但我国今年物价水平仍将保持温和。
菜价“领跌”,3月CPI涨幅明显回落(资料片) 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较前月涨幅明显缩小。鲜菜、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回落成为当月CPI重回“2”时代的主要原因。市场预测,尽管中长期仍有一些通胀因素存在,但我国今年物价水平仍将保持温和。
3.6%
3.4%
3%
2.2%
1.8%
2%近期CPI走势
1.9%
1.7%
2%
2.5%
3.2%
2%
2.1%
菜价“唱主角”CPI涨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菜价在当月的CPI变化中唱了“主角”。从同比变动看,鲜菜价格下降1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7个百分点。从环比变动看,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49个百分点。曾一度让老百姓无奈的猪肉价格近期也“得瑟”不起来了。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9.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商务部9日亦发布数据称,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第七周下降,猪肉价格更是七周累计回落12.2%。
二季度菜价将继续“偃旗息鼓”展望二季度,蔬菜价格将继续“偃旗息鼓”。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4月份天气变暖,从目前情况看,蔬菜主产区光照情况好,在田面积同比增加,加之北方大中城市还有部分剩余的冬春蔬菜储备,预计后期蔬菜供应充足,菜价将呈继续下行趋势。猪肉价格走低也将持续。国家发改委公告称,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叠加影响,1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明显回落。从目前情况看,当前我国生猪产能偏高,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非食品类商品价格则将继续波动:业内人士预计,居住价格方面,房租类价格会有小幅上升。衣着、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价格则将小幅波动。
CPI走势仍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个机构预测,从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为2.4%看,今年我国整体通胀水平将保持温和,物价大幅上升压力不大。但专家同时认为中长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
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长期趋势,另一方面,资源品等其他要素价格的改革,也可能推升原材料价格,这些均构成通胀压力中的“成本因素”。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增长推动社会需求扩大,供需状况的改变也将使得消费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尽管当前在CPI构成占比较大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滑迹象,但专家分析认为,目前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很可能带来后期价格“报复性反弹”,今年的CPI走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据新华社电
- 超预期数据提振A股 沪深股指温和反弹(2013-04-09)
- 菜价领跌 3月份CPI重回"2"时代(2013-04-09)
- 前两月山东全省CPI同比上涨2.3%(2013-03-29)
- CPI再破3%温和通胀线 未来通胀压力可能加大(2013-03-11)
- 机构预计2月CPI涨幅或破3% 春节推升食品价格(201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