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零售业务步入黄金时段
摘 要:树立中国零售银行标杆的招商银行,通过“二次转型”的战略性推动,不断巩固零售业务的先行优势,其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定位日愈鲜明。
树立中国零售银行标杆的招商银行,通过“二次转型”的战略性推动,不断巩固零售业务的先行优势,其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定位日愈鲜明。
近日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招行财富管理、小微贷款、消费金融“三大引擎”齐齐发力,有效拉高零售银行业务盈利占比,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达1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该行全部税前利润的36%,为国内同业最高水平。零售存贷款余额均在股份制银行遥遥领先;在招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中,大零售的贡献度已经达到65%,同样居于同业最高水平。
“二次转型”起步之初,招商银行为零售业务确定了“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的目标,通过更为精细化的管理谋求在节约资本、降低资本消耗的情况下,实现资本回报的最大化。自2009年以来,招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度占比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猛增,2009年零售业务只占全行净利润的10%左右,2010年达到20%左右,2011年接近30%。在不少国内银行仍然依靠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背景下,招行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已经寻找到一片新蓝海。
零售业务三大引擎马力强劲
财富管理、小微贷款、消费金融,谈起零售业务这“三大引擎”,招行主管零售的副行长丁伟接受采访时如数家珍。
“从零售角度来讲,二次转型非常成功。”尽管多次强调“零售业务面临不进则退的竞争压力”,但丁伟毫不讳言“招行的零售业务发展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
作为 “二次转型”的重头戏之一,招行去年把500万以下的小微贷划入零售条线,当年小微贷的增幅和增量都排在中国银行业第一的位置。年报显示,2012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05%,占零售贷款比重达到26%。同时,“两小”战略对招行零售贷款风险定价水平的提升成效显而易见,2012年招行新发放人民币零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浮动比例为22.95%,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但招行对此还有更高的期许。4月2日在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马蔚华表示,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招行要保持NIM(净息差)的领先进而确保盈利稳定增长,要坚定不移推进“两小”战略,今年新增贷款将主要投向“两小”企业,并提出了“两小”战略的新目标:“考虑到风险、收益和规模均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均衡,我们希望未来小企业在批发业务中的占比达到45%,小微企业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达到45%。”
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历来是招行零售业务的“金字招牌”。 目前,招行储蓄存款的时点和日均已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截至2012年末,招行零售客户总数已经达到5383万户;一卡通发卡量达到6900万张,信用卡4300万张,信用卡平均每天新开卡达到2万多张。由于招行将以往信用卡发行“跑马圈地”的模式变革为“精准营销”方式,显著提升了客户有效性和用卡质量,2012年招行信用卡卡均消费余额和境外刷卡消费量均居国内同业前茅,今年不出意外,仍将排在第一。
“招行客户群的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国内银行业的第一梯队。”丁伟不无骄傲地表示。 2012年,招行私人银行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奖项,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该行从泛亚太区29个国家和地区、逾180家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激烈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银行家》“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大奖”设立以来中国银行业第一次跻身泛亚太区综合排名前十的商业银行,被视为亚太地区零售银行业的标杆银行。
目前,招行管理着5万多私钻客户多达6700亿的资产,另有钻石客户3万多人,私人银行客户约2万人。其中私人银行客户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户均资产2224万,为同业最高水平。“这些客户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后,可以有选择性地甄别,并进行有效的市场开发和营销。”丁伟说。对于银行来说,最核心竞争力就是集聚一批最好的客户,只有获得最好的客户,才能够形成有竞争力的业务布局,并做到精准营销。
- 招行布阵新棋局占领新兴市场 手机银行用户近千万(2013-04-27)
- 招行济南分行各网点全面开通抗震救灾绿色通道(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