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成变脸新股保荐王 疑与创投公司联袂腐败
摘 要:“保荐王”还是“保贱王”?据统计,去年国信证券共保荐22家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8家公司上市首年即出现亏损,业绩变脸比例高达36%。其中,2012年4月11才上市的隆基股份,2011年净利润高达2.8亿元,然而2012年亏损约5400万元,被媒体封为新股“变脸王”。
上市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8.70%;2013年一季度业绩持续下滑,并进一步扩大至64.43%。二级市场上,公司目前股价收盘价15.96元(后复权),己经较发行价35元跌去了54.41%。而公司的市值也由上市首日的140.35亿元下降至如今的62.48亿元,一年间市值损失比例达55.48%。
国信证券隐秘利益输送养肥了谁?
据人民网报道,国信证券在IPO保荐项目上“粗制滥造”,其在IPO项目上的腐败亦是如影随形。
臭名昭著的投行腐败“李绍武案”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国信证券数度携手和泰创投联袂出演资本大戏屡遭诟病。
盘点过去几年的IPO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国信证券这家IPO保荐大户的身后,都有着以“印鱼模式”生存的和泰创投公司。这一模式的典型做法是:券商投行部门承揽IPO项目,充当保荐人的背景下,在上市进程初露曙光之机,这家“印鱼创投”就立即采用突击入股的形式,以低廉的价格获取股权。借此模式,这个“印鱼创投”最终得到多家上市公司原始股。
据报道,和泰创投成立于2009年4月,距三川股份增资仅间隔2个月,注册资金为1.36亿元。该公司持股比例分散,40名自然人股东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其中有17名在其任职的公司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等高管。李俞霖为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仅为4.41%。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7名高管股东中,股东徐彬曾于2005-2008年担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和研究部副总经理,现任和君咨询合伙人。而和君咨询里有多位合伙人均出自券商、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的高管层。
与被非议的券商“保荐+直投”模式相比,印鱼创投模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这使得即使券商保荐人与创投机构达成利益媾和,亦难于被外界知悉,更难被监管和处理。
即便再高明和精巧的设计,也无法脱离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国信证券与和泰创投在多个IPO项目上的共谋背后都有巨大的利益,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 业内人士热议新股发行改革 中介约束大大增强(2013-06-08)
- 证监会:新股发行改革正抓紧推进(2013-05-25)
- 证监会:深化新股发行改革 扩围新三板试点(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