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农民工的1.4万元工资意味着什么?

http://www.e23.cn2013-06-24新华网

    摘  要:无论多么恳切的呼吁,都远不及市场给不同性质的劳动及劳动者的“定价”来得直接和迅速。当建筑工地上的技术工人比空调间的小白领更紧缺、更能创造价值的时候,他们的工资高过小白领,才是真正的天理。如果此时还死抱着白领收入必然高于蓝领的想法,才是真正的“逆天”。

  无论多么恳切的呼吁,都远不及市场给不同性质的劳动及劳动者的“定价”来得直接和迅速。当建筑工地上的技术工人比空调间的小白领更紧缺、更能创造价值的时候,他们的工资高过小白领,才是真正的天理。如果此时还死抱着白领收入必然高于蓝领的想法,才是真正的“逆天”。

  几天前,一份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工资单”引发网友热议。首先发现并贴出这张工资单的网友“我不是虚构的”声言,在这份建筑工地工人的工资单上,最低的5000元,最高的14000元。这位网友故作惊讶地“惊呼”:确定这是民工兄弟的工资单吗?逆天了!

  在主帖后面的跟帖中,以都市白领为主的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压力山大”、“自愧不如”、“瞬间被秒杀”等等。

  初看之下,农民工工资过万,就被白领们视为“逆天”,颇有些职业歧视乃至身份歧视之嫌。似乎在这些白领们的认知中,身为“蓝领”,尤其是农民出身的建筑业工人,在工资收入上就应该低白领们一等,否则就没了天理,就成了“逆天”。

  但仔细体味这些白领的留言,戏谑或自嘲的成分,远远多过抱怨和不满。如果说其中也包含着某种负面情绪,也更多的是对自身职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的忧虑,农民工的“高工资”只是又一个宣泄这些情绪的由头,而并非对农民工的收入提高本身有多少不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也曾流行过类似的抱怨,那时所谓“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抱怨,反映了公众对所谓“脑体倒挂”的不满,实际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开始转型的时刻,整个社会对脑力劳动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以致在工资待遇方面表现为对科技人才的价值低估。

网络编辑:马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