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将致力于实现由保险大国到保险强国的转变
摘 要:金融业改革开放是当前金融业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对保险业来讲,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从何而来,如何通过改革为市场提供新引擎,为行业注入新动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金融业改革开放是当前金融业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对保险业来讲,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从何而来,如何通过改革为市场提供新引擎,为行业注入新动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在此前结束的2013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说: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是解决保险业的生存问题,实现了行业由小变大,今后的改革将聚集行业发展问题,致力于实现由保险大国到保险强国的转变。他就此提出了中国保险业四大改革方向,包括理念改革、市场化改革、商业模式改革和监管改革。
理念改革,回归保险本质
“保险行业要跳出保险看保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项俊波在描述保险理念改革时,多次提到了“重要支柱”。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看来,“回归保险本质——保障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项俊波提出:保险要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支柱,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欧盟一些国家的困境表明,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支出上承诺过高,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项俊波说,“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建设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政府未来的财政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项俊波再次强调,通过保险机制将灾害事故损失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分摊,提高中国应对重大灾害事故冲击的能力。
“像欧盟和美国这些国家,一般有巨大灾害以后,地震、风灾、海啸、飓风,一般保险业分担的损失是在30%到40%,我们国家还不到3%,这就给我们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庹国柱认为,“应该尽快推出巨灾保险,通过市场的力量转嫁风险。”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城镇化建设是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如何有效地将保险也发展与之联系起来,同步推进,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周延礼表示,保险资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改革,推进费率改革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项俊波尤其提出了三个方向。首当其冲的是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项俊波指出,中国的寿险费率的收益率2.5%的问题已经存在了有十几年的时间,它的上限已经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所以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推进寿险费率政策的改革问题,主要是放开定价利率,管住准备金的评估率。
对此,有券商分析,这项改革将使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和评估价值有所下降。其中,行业新业务价值或下降3%,四大上市寿险公司评估价值或下降1%-8%。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定价利率市场化是必经之路,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预定利率是指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营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回报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来设置的。
寿险预定利率与产品定价息息相关,预定利率越低,产品价格相对越贵。低预定利率抬高了寿险产品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寿险的吸引力。过去,纯保障型产品曲高和寡,倒是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分红险在寿险中“一险独大”。但近年来,分红险亦因“收益过低、存单变保单”等饱受诟病。
除了放开预定利率,项俊波还提出,建
- 项俊波: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013-06-25)
- 项俊波:保险业在我国还是朝阳行业(2013-06-07)
- 签2亿保单规避遗产税?(2013-07-09)
- 怎样选购教育金保险(2013-07-08)
- 遗产税传闻再起 买保险可避遗产税?(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