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业股份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细数公司犯过的四大错
摘 要:锡业股份董事长雷毅因涉嫌严重违纪日前已被立案调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雷毅事件爆发前几年,锡业股份已经出现一些极不正常的情形。
锡业股份董事长雷毅因涉嫌严重违纪日前已被立案调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雷毅事件爆发前几年,锡业股份已经出现一些极不正常的情形。
有细心的投资者发觉到,这些年,锡业股份犯下的错误较多,董事长雷毅被立案调查只是问题积攒后的爆破临界点,其实案发前已有系列不寻常事件发生,但令投资者和股民遗憾的是:这些年,锡业股份犯了一些错,一直被查处,但一直不改。
一错:财务造假被查处为何拖延不报?
2008年,锡业股份年报财务造假被财政部发现,公司将劳务保证金及代储工资结余存入关联单位,少计资产和负债1221万元;计税工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有误,少计缴企业所得税935万元;将1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17000万元披露为长期借款。根据年报,锡业股份2008年的净利润为2362万元,如果将其少缴纳的企业所得税935万元扣除,该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仅为1427万元。财政部据此依法处理,锡业股份随后才整改并补缴相关税款。
一位不愿署名的财务专家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果资产和负债减少同样的金额,如果公司资产原本不是很大,那么资产负债率下降的会比较多,这样容易给人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健康的印象。此外,锡业股份将1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17000万元披露为长期借款,公司这样做,在计算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时候,可以把这17000万元刨除在外,这样表面看起来公司资金流动性很好,短期偿债能力很强,可以继续借更多的债。一系列问题被发现查处后,未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锡业股份彻底将诚信、责任放一旁,采取继续拖延不及时披露策略”。
二错:安全隐患严重被查为何不及时披露实情?
犯了错能够改正,市场和投资者还是愿意给机会。但是,两年后的2010年中秋节前夕,锡业股份再次收到了一份不愿意收的“礼物”。国家环保部向锡业股份发出整改通知:由于发现公司所属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生产企业仍存在部分环保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环境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决定终止核查并要求彻底整改。
2010年8月26日,锡业股份收到国家环保部《关于终止对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的通知》。通知称:早在2008年8月,国家环保部对公司开展了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期间要求公司对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整改。两年后的2010年5月,环保部委托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再次对公司进行了检查,发现公司所属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生产企业仍存在部分环保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环境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环保部有关部门了解到,早在2008年8月,环保部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期间,要求公司对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整改。两年后的2010年5月,环保部再次检查发现,公司环境安全隐患比较严重。
有投资者和小股东提出质疑:“国家环保部早在两年前就下达了整改要求,为何两年后仍未整改成功,导致复查时发现问题再被责令整改,这是否说明锡业股份高管严重渎职”
三错:子公司管理混乱败诉巨亏拖延披露?
2009年,由于子公司—新加坡锡业(私人)有限公司因外方股东涉嫌的不当行为,致使无法按期偿还荷兰银行新加坡分行贷款,被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裁定锡业股份支付ABN荷兰银行新加坡分行698.59万美元(人民币4449.87万元),加上仲裁费、利息费、诉讼费合计付款5667.80万元,锡业股份还核销了新加坡锡业(私人)有限公司2086.45万元往来款及工程款4131.84万元。
锡业股份做法是:继续拖延和不及时公告,这起仲裁发生于2009年,却在2011年
- 常振明再度出山 接任中信银行董事长(2013-05-31)
- 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长高国富获评“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2013-05-17)
- 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莅临山东分公司视察工作(2013-05-14)
- 80后上市公司董事长演绎“年轻就是财富”(2013-05-06)
- 中石化集团的董事长: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元(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