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房贷全线收紧急踩刹车 钱荒第二季或回归
摘 要:从9月6日以来,反映银行资金面变化的shibor(同业拆借利率)全线品种开始一路上行。以隔夜利率为例,从9月6日的2.95%上涨至3.56%,以1个月期利率为例,从9月6日的4.48%一直飙升至18日的5.91%。
按月度控制分行新增信贷贷款投放规模和节 奏,而一些银行更是对信贷额度、存贷比等多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同时,从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来看,今年总行给出的9月份信贷额度基本比去年同期减少 10%或以上。
银行口径矛盾
蹊跷的是,对于“停贷”一事,银行总行、分行至支行的内部说法并不一致。
“原则上没有停贷,审批工作正常进行。”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分管信贷审批的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澄清,与上半年相比,从三季度开始,银行信贷投放的确减缓,“由于多数银行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厘定的贷款指标,三季度放款很正常,可以理解。”
以涉房贷款为例,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同比多增7326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7.1%。对 比2012年全年,金融机构房地产类贷款增加1.35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的涉房类贷款几乎与去年全年相当。而在这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几乎占到 80%。”上述分管信贷审批的负责人坦言。
“目前不是‘停贷’,只是进行合理必要的风险资产调控。”浦发银行(10.85, -0.15,-1.36%)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信贷投放已经力度很大或者已经完成全年贷款目标的行业会有适当的限制;对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产业前景良好、资质良好的客户则会继续进行贷款支持。
一家国有大行信贷条线负责人解释称:“从三季度开始,银行的审批条件变得苛刻,如果评估下来贷款风险高就主动退出或者暂缓审批;另外,停止给客户利率优惠,现在能享受基准利率的客户也很少,贷款要求比较急的客户我们要求有一定的利率上浮,最少也是10%。”
问题是,面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如火如荼、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多年被称为优质资产的按揭贷款业务,商业银行为何退却了?其个中原因究竟何在?
“一个原因是因为其带来的收益有限,以房贷来说,首套房一般基准利率、二套房利率通常也就是上浮个10%。而对比小微企业贷款可以上浮20%— 30%,相对而言房贷业务利润实在太小。”小许坦言,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历过6月份“钱荒”之后,银行再次面临流动性季考。
Shibor异动真相
钱紧不紧,最先感知的是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9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6个月以上期限利率尚未变动之外,其余期限利率均出现上涨;其中,2周期限利率上涨 29BP,达到3.93%;同时根据历史数据显示,2周拆放利率在9月下旬会出现持续跳高上涨的局面,隔夜、1周以及1个月等拆放利率分别上涨 6.4BP、16.6BP以及7.7BP。
同时,回购利率也逆势大涨。根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9月18日,质押式回购一周以及两周利率分别上涨了37BP和36BP,维持在4.04%和4.1%。
“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银行流动性紧缺这类情况季末、年末都会发生。”一家国有大行资金交易员告诉本报记者,并不是说银行真的缺钱,只是暂时会出现某银行未及时还上头寸或者只是时间上的拖延。
事实上,“银根”趋紧的背后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监管因素和外围市场的影响。
建设银行(4.41, 0.00, 0.00%)研究员赵庆明[微博]认为,季末市场流动性的宽紧,是取决于央行对于市场流动性的投放的操作,但是通常月末资金的价格肯定会比月初以及月中高,这是在每个季度末都会出现的情况。
从监管角度来说,央行则在持续进行逆回购操作。据本报记者统计,仅9月17日当周,央票到期量为40亿元,逆
- 钱紧并非“钱荒” 货基赎回潮未现(2013-08-21)
- 商业银行净利润达7531亿 “钱荒”或不会重演(2013-08-12)
- 典当行帮中小企业度“钱荒”(2013-07-24)
- “钱荒”袭来 A股如惊弓之鸟(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