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豪客欧洲游买电饭锅 一次买十几个LV手袋
摘 要:记者了解到,存在陈小姐这样心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业内专家指出,很多国内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都有一种“跟风”现象,集群效应显现。“尤其是当身边的朋友开始较多的使用某一奢侈品牌后,会潜移默化带动身边的朋友开始了解、关注并消费这一品牌,不少消费者也从最初的‘为奢侈品而购买奢侈品’的心态开始逐步希望购买的奢侈品符合自身的个性和气质,对品牌概念比较淡漠,甚至反感品牌商标过于张扬,他们转而偏好具备独特性、高品质和低调的奢侈品。”

迪拜机场的免税店是不少人的血拼地。

维也纳街头名店林立。

CFP图 专家:
消费心态盲目
“看到团里很多游客都买了好多的手表、手袋,感觉自己不买点回去对不起机票钱。”陈小姐表示,“飞一趟欧洲来回至少上万元,如果是报旅行团,团费至少也要去到人均2万元。一旦买回一件奢侈品,境内外差价就有几千上万元,多买几件相当于把机票钱、团费全部省回来了,何乐而不为?”
记者了解到,存在陈小姐这样心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业内专家指出,很多国内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都有一种“跟风”现象,集群效应显现。“尤其是当身边的朋友开始较多的使用某一奢侈品牌后,会潜移默化带动身边的朋友开始了解、关注并消费这一品牌,不少消费者也从最初的‘为奢侈品而购买奢侈品’的心态开始逐步希望购买的奢侈品符合自身的个性和气质,对品牌概念比较淡漠,甚至反感品牌商标过于张扬,他们转而偏好具备独特性、高品质和低调的奢侈品。”
安联集团近日发布的第四版《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从国民总财富上看,中国国民净资产达到6.5万亿欧元左右,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然而,从人均净资产来看,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人均财富4720欧元,明显低于马来西亚的7810欧元,韩国的19180欧元。在全球排名第三十八位。
在境外购买奢侈品可便宜三到四成 境内外价差仍是内地消费者境外血拼主因
尽管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从去年的7.8:1一路涨到今年的8.3:1,但是内地游客血拼奢侈品的热度并没有一丝的减弱。境外奢侈品专卖店门口排队的消费者中九成以上都是来自中国内地。
据估算,目前在境外购买奢侈品可便宜三到四成。业内人士称,境内外奢侈品价差仍然是中国内地消费者热衷去境外血拼的主因。
文、图/记者周慧、李婧暄
国庆刚从欧洲回来的张小姐感叹,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奢侈品店里,都有豪气又大方的中国客,“一位中国客人一口气在境外一家LV专卖店买了十几个手袋;而另一个中国家庭也买了几个LV、好几个香奈儿[微博]手袋。而奢侈品专卖店门口排队的消费者中九成以上都是来自中国。”
据英国媒体报道,国庆长假期间,英国高端品牌店内随处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平均每位中国游客在英国购买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78354元)的商品,中国人的消费力连中东“土豪”都相形见绌。
对此,奢侈品业内人士评价,境内外奢侈品价差仍然是主导国内消费者去境外血拼的主因,而不少消费者对于奢侈品消费的盲目心态也导致了在境外购买奢侈品跟风的情况。
现象:
一次买十几个LV手袋
去过欧洲的人应该对这一幕并不陌生:每每走进欧洲的热门购物街的奢侈品店,店内吵吵嚷嚷满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七嘴八舌地大声与中文导购沟通的同时,还急切地指着货架上的名品生怕被抢走般地说:“诶诶,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最后,拎着好几个包装好的纸袋欢声笑语地绝尘而去……
在不少外国人眼里,现在的中国游客上演着一出又一出“土豪”购物盛宴。
然而,这一幕,在国庆假期期间更是“精彩”上演,刚从欧洲度假回来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此行到了欧洲三个国家,但是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奢侈品店里,都有豪气又大方的中国客,“在维也纳的步行街,我甚至看到一个中国客人一口气在LV店里买了十几个包,而另一个中国家庭也买了几个LV手袋、几个香奈儿手袋,还将所有商品摆在地上拍照,可谓壮观。”
- 五一小长假将至 香港商场瞄准商机迎扫金豪客(2013-04-28)
- 十一长假马上来临 欧洲游持美元不如持欧元(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