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份养老保险方案上交人社部 已签保密协议
摘 要:备受瞩目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研讨会将于今明两日召开,就已初步成型的多个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评议。
备受瞩目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研讨会将于今明两日召开,就已初步成型的多个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评议。
一位受托制定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方案的社保学者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受人社部委托,分头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方案并已上交人社部。
“这次是四家受人社部委托的机构就各家方案进行评议,现在说哪一种解决方案都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不知道主管部门会选定哪一家的方案。”上述社保学者称。
已签保密协议
“我们各家是平行的,各做各的,具体将来怎么办,是选某一家还是各取所长,到时候统一评议后由主管部门定。”这位学者表示。
此前将改革设计方案向社会公布并引起极大反响的清华大学并不在被委托的四家之列。上述学者介绍,被委托的四家机构全都跟人社部签订了保密协议,所以不会轻易透露方案的具体内容。
而与清华大学的高调相比,四家被委托机构的确相当低调。记者多次致电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的相关负责人,均被谢绝采访。
清华大学8月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全文公布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之后引起民众热烈讨论,其中关于延迟领取养老金的设计更被误读为延迟退休并招致许多批评。
上述学者告诉记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牵涉全民利益,内容错综复杂,相关部门非常审慎,不愿意提前走漏风声令自己被动,因此强调了保密原则。
“从程序上说会一步步走,先通过深入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可能也会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这位学者说。
尽管如此,即将面临评议的四套方案并没有想象中神秘。这位学者表示,自己带领团队所做的方案就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发展的,有些观点已经向媒体阐述。
聚焦难点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方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首要的难点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由此导致的各群体待遇不公问题。尤其是1000万名公务员和3000多万名事业单位人员不承担缴费义务却领取相对高额的退休金,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不满。
上述学者表示,碎片化的问题迟早要解决,现在要进行顶层设计,必须直接针对这一块,如果把问题推给未来,只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会错失改革时机。
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并轨难度非常大。从2008年开始,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试点。试点范围很小,只是事业单位第二大类中第二小类,尽管如此,试点五年来进展甚微,被社保学者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尽管难度很大,但从各方信息来看,并轨已成定局,需要最后确定的是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并轨,还是采取先事业单位人员后公务员的渐进做法。近日有媒体报道,有方案设计先将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并轨。据记者了解,四套设计方案中确实已有相关内容,具体定夺还要看评议之后主管部门的选择。
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可能是另一个焦点。截至2012年底,社保五项基金的滚存结余已达到3.57万亿元。如此巨额基金,却因为投资体制过于保守,年均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损失巨大。有关部门一度启动养老基金投资体制改革并形成了改革方案,却被搁置至今。据媒体报道,此次进行的顶层设计将在这一领域破冰,最终确定切实可行、有利于保值增值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行体制。
对于这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保学者李珍认为,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只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应该是顶
- 人社部:养老保险最终“并轨”方向明确(2013-08-05)
- 人社部:建立适合国情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2013-06-25)
- 养老金改革设计重启 人社部部长直接负责(2013-06-18)
- 人社部:去年养老金结存近2.4万亿(2013-05-29)
- 人社部拟明确《工伤保险条例》超龄未退人员应享工伤保险(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