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降至2000手
摘 要:虽然国债期货上市已经接近两个月,但其成交量则不断下滑,市场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扩展。国债期货的表现略微让市场失望,无论是成交量、持仓量还是投资收益。9月份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超过5000手,而10月份则降低至2000手。
虽然国债期货上市已经接近两个月,但其成交量则不断下滑,市场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扩展。国债期货的表现略微让市场失望,无论是成交量、持仓量还是投资收益。9月份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超过5000手,而10月份则降低至2000手。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此前也曾召开国债期货市场座谈会,听取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对国债期货市场的意见和建议。
10月份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仅2000手
与9月份相比,国债期货10月份成交量大幅萎缩。
中金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国债期货三个合约TF1312、TF1403、TF1406累计成交量仅为32681手,在截至10月29日的16个交易日中,国债期货的日均成交量仅2042手,且部分交易日成交量低至1000手左右。
此外,截至10月29日,国债期货的成交金额为306亿元。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国债期货在10月份的表现都远远不如上市之初的9月份。
从国债期货上市首月成交情况来看,国债期货9月成交量153320手,成交额1443.83亿元,但交易额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仅为0.69%。与股指期货形成鲜明对比,在期货市场的所有品种中,沪深300(2387.354, -20.12, -0.84%)股指期货9月份交易额占全国市场的份额最高,达到49.3%。
回顾整个9月和10月,国债期货仅在首日成交量突破3万手,上市后第二日突破1万手,此后多个交易日成交量逐渐萎缩至1万手以下,且多数交易日成交量仅为3000手至5000手,而进入10月份之后,部分交易日的交易量再进一步萎缩至不足2000手。
证监会昨日公开表示,国债期货自2013年9月6日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期现货价格联动性较好,基差较为稳定,投资者参与理性,没有出现炒新、爆炒等现象,市场功能初步显现,参与机构比较认可,初步实现了“高标准、稳起步”的发展目标。
而至于近期国债期货流动性大幅下降的原因,证监会则回应认为,国债期货刚上市,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近期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下降有其客观性,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需要一个过程;国债期货专业性较强,个人投资者参与有限;市场运行平稳,波动性较小,投资收益率较其他品种低,对日内交易者的吸引力较小。
投资收益率低是国债期货难以吸引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之一。9月份,国债期货三个合约价格与上市之初挂牌基准价格相比分别仅仅上涨0.25%、0.25%、0.34%,三合约月度涨幅均不及0.5%。而在10月份,国债期货的波动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从10月8日到10月29日,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312的涨跌幅也仅仅维持在1%附近。
据记者了解,国债市场价格波动不仅远远小于商品期货,也比股票市场要小得多,国债期货最小变动价位为0.002元。证监会则认为,这既能够准确反映债券市场的变化趋势,提高期货市场报价灵敏度,又能够在有限的波动范围内增加报价档位,提高市场流动性。
国债期货市场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债余额高达8万亿元,利率每改变1个百分点,国债市值将变化数千亿元。
国债期货作为金融市场使用最广泛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虽然市场机构避险需求较为迫切,且国债期货能够较好满足各类持债机构的避险需求,但是在国内主要机构缺席国债期货市场的背景下,国债期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中金所监察部总监殷晓峰近日表示,国债期货市场参与者较为理性,以券商为主,较为积极。同时,市场深度不够,流动性需要提高。下一阶段将发布交割细则,保证首次实物交割顺利进行,还将致力于推动银行、保险等各机构投资者入市。
此
- 国债期货 短期难改空头格局(2013-10-17)
- 物价数据超预期 国债期货全线收低(2013-10-17)
- 国债期货满月 主力合约成交量昨刷新低(2013-10-11)
- 上证所拟节后试点国债预发行 收益率申报±75基点(2013-09-26)
- 18年后重启国债期货 中国借力衍生品市场应对经济风险(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