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还贫贱夫妻百事哀吗 看80后家庭财富梦想
摘 要:俗话说的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人的生活,安身立命即可。结了婚,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慢慢又变成三个人,过日子不再是风花雪月而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财,就成为关乎人生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安稳的重要因素。虽说,有了钱不一定有幸福,但没了钱,肯定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人无贵贱,可收入还真的是分三六九等,但不管收入如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80后对待理财、个人财富和幸福家庭有着自己的期待与认知。
三年后的生活取决于你现在的努力
80后 说出你的家庭财富梦想
俗话说的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人的生活,安身立命即可。结了婚,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慢慢又变成三个人,过日子不再是风花雪月而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财,就成为关乎人生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安稳的重要因素。虽说,有了钱不一定有幸福,但没了钱,肯定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人无贵贱,可收入还真的是分三六九等,但不管收入如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80后对待理财、个人财富和幸福家庭有着自己的期待与认知。
采访时间:2013年11月1日
采访地点:河西梅江商业区、和平区南京路
受访人:街头随访共计126人,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42岁。其中已婚者为69人,年龄介于24岁至42岁之间。
记者调查
工薪族节流意识渐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80后年龄的增大,人也变得成熟起来,不再是外界眼中“垮掉的一代”。本次受访的所有80后均表示与过去相比,人变得越来越节俭,越是工薪族节俭意识越强。24岁的小伙儿孙勇今年五一刚刚完婚,婚前婚后的他对待金钱的态度可谓是180度大转弯。他说:“单身的时候,与父母同住,我是甩手掌柜,有钱就花,想干嘛干嘛。结婚后,不等老婆给我讲道理,现实就明确的警告我,不能再大手大脚。因为,在家喝杯水都是要花钱的。”29岁的外企员工鲁旭的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作为工薪族,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有外快收入。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工资,开不了源就得懂得节流,不然万一家里遇到用钱的事,你没钱能急死自己。”
年轻人大多轻视家庭理财规划
在采访中,80后家庭显现出的第二个最大的特点是:轻视家庭理财规划。很多人更是根本没有理财规划。“每个月剩下钱了就存银行。”“没挣多少钱,理什么财啊。”“股票、基金都不懂啊,再说万一买了赔了怎么办?还不如花了。”类似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但40岁的王先生却告诉记者:“过日子不攒钱还行?结婚后,都是用钱的地方,不计划着过日子,两口子总得为钱拌嘴。”
深入采访
A家庭月总收入:6000元以下 省下来的钱就是赚的
受访人:史清歌(26岁,结婚一年,物业公司员工)
“我跟老公在花钱上都比较随意,属于那种没有计划型的。像我俩逛商场,逛着逛着就添了很多购买计划外的东西。”史清歌说:“结婚前三个月是甜蜜期,也是矛盾积攒期。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是矛盾爆发期,反正一直就是在磨合。我爱去淘宝,买点护肤品和衣服,虽然买得勤了点,总归都不贵。可老公看不惯,他就不看看自己,天天买烟不说,买个手机就花了四五千块。”结婚半年后,史清歌夫妇的存折上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千多块钱,这点钱让史清歌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所以,从今年8月开始,我荣升我们家的CEO,开始管账。”
勇挑财政大梁的史清歌,根据家庭总收入制定了家庭开支政策。一是,每个月的家庭固定开支,例如水电煤的费用、菜饭钱等。二是,个人零花钱,每个人每月800元。“我们家的全部家庭月总收入为5300元,应该说是属于中低家庭收入,以后有了孩子,这点钱真的是捉襟见肘,所以过日子更得精打细算。”上任三个月来,史清歌的理财成绩显著,存折上的数字每个月都在增长。她专门预备了家庭记账簿,像工资条、水电煤气交费单、打车票等等,她都会贴在记账簿里。另外,每周都会跟老公简要的交流下一周的财务支出情况。为了更好的记账,史清歌还特意设计
- 就业难80后90后喊着创业 叹成本高不如学投资(2013-11-06)
- 而立之年开始求安定 80后月光族如何开源节流(2013-11-04)
- 80后兄妹微博卖蛋糕主打健康牌 月入5万元(2013-10-31)
- 没有目标将与钱无缘 80后你的财富目标是什么(2013-10-22)
- 80后夫妻月入1.2万 一年内如何换购学区房(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