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券商密集发债致财务成本激增 今年发债超去年6倍

http://www.e23.cn2013-11-18经济参考报

    摘  要:11月17日晚间,上市券商东北证券(15.25, 0.22, 1.46%)公布了2013年公司债的发行结果。根据公告,这家券商本次发行了总额为19亿元的公司债,该19亿元公司债包括两个品种。

  11月17日晚间,上市券商东北证券(15.25, 0.22, 1.46%)公布了2013年公司债的发行结果。根据公告,这家券商本次发行了总额为19亿元的公司债,该19亿元公司债包括两个品种。

  2013年以来,在IPO暂停、投行业务急剧萎缩的局面下,各大券商都加大了对于包括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型业务的发展,这些业务都极度依赖与券商的资本金,因此也促成了券商集中发债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券商发行的债券主要有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次级债,其中公司债又包括私募发行的证券公司债和场内公开发行的一般公司债两种类型。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券商(含非上市券商)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证券公司债数量就达到了140起,计划发行总规模已达3425亿元,实际发行规模达到3390亿元。相比之下,2012年全年,券商债券融资规模仅为531亿,也就是说,2013年以来,券商的债券融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6.38倍,其发债凶猛可见一斑。

  在上述140只债券中,短期融资券达到了106只,发行规模达到2489亿元;金融债则达到28只,发行规模为868亿元。

  值得注意的,多家券商正在采取滚动发行的模式:以中信证券(12.02, 0.47, 4.07%)为例,这家龙头券商今年的前10个月每个月都发行了期限为3个月的短期融资券,总发行规模高达460亿元。除此之外,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微博](10.75, 0.21, 1.99%)、国泰君安证券[微博]、广发证券(12.03, 0.24, 2.04%)和光大证券(8.93, 0.07, 0.79%)也进行了类似的发债举动。

  除了成本相对较低的债券融资外,在股权融资市场,券商也有所举动。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兴业证券(9.32, 0.08, 0.87%)实施了39.52亿元的定向增发。除此之外,太平洋证券50亿元和东吴证券(7.46, 0.14, 1.91%)52.08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也均已通过股东大会批准,西南证券(9.32, 0.13, 1.41%)43.60亿元的定向增发已经通过发审委批准,招商证券120亿元的定向增发也已经通过国资委批准。

  除了传统的债券及股权融资之外,有些券商还在探索全新的融资方式。例如,券商以融资融券余额的收益权为基础资产,设计成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再出售给银行,券商可以从银行获得资金进而做大业务。

  大量的债券融资加大了券商的财务费用压力。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9家上市券商的应付利息已达13.56亿元,较2012年同期的1.43亿元大幅上涨847%。以中信证券为例,截至三季度末,其应付利息为5亿元,同比增长249.48%,应付债券为261.86亿元,同比增加1645.76%。

  与此同时,各家券商债券发行利率也不断上扬,融资成本高企。稍早之前,东北证券披露了公司债券票面利率公告:确定本期债券3+2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6.00%,5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6.10%。与其他券商公司债平均利率5%相比,高出100多个基点。

  针对券商密集发债的举动,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抛开个别券商的收购计划,绝大多数券商发债筹集资金主要适用于包括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发展。“券商以自有资金开展融资融券、股权质押回购等类贷款业务,对证券公司资本金的消耗非常厉害,这是迫使这些券商密集发债筹集资金的最主要原因。”

  一位分析师此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例,券商融出去的资金,必须等到期才能收回,资本金规模越大,在这类业务上越具有优势。目前,约定购回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因为竞争激烈互相压价,贷出利率一般在7%-8%甚至更低。如果融资成本继续走高,这些类贷款业务只能亏本经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