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古玩市场深喉自揭老底:为了卖钱什么都敢做

http://www.e23.cn2013-11-22三湘都市报

    摘  要:在走访长沙古玩收藏市场的过程中,记者认识了老黄(化名)。他自称是摆摊卖古旧的“圈内人”,对于文物作伪的门道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

在走访长沙古玩收藏市场的过程中,记者认识了老黄(化名)。他自称是摆摊卖古旧的“圈内人”,对于文物作伪的门道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 “搞古玩的都很低调,怕惹祸上身。”他告诉记者,国内文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造假产业链”,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作坊负责生产,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假文物批发给文物贩子,最后经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流入社会。■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梁兴揭秘·作假无限逼真,常人难以区分老黄向记者详细讲述了目前市面上销售比较多的四类藏品的制假手段,“这些制假手段现在都已经很成熟,一般人很难鉴别出真伪来”。木器作假:多是旧家具改装对于古旧家具,老黄表示,“一般长沙的古旧家具多是老料新工,还有一些是以大拆校”老黄说,其中鉴定难度最大的是“以大改小”。比如,旧时放置在厅堂的八仙台是合仙台的两倍大小,但价格不到前者的一半,有的造假者就把八仙台的桌面切去一半,把四只桌腿都装到另一半下,改成一张合仙台。如合仙台的价格是1万元左右,改装之后就可值2.5万元左右。还有一种造假方法就是“新老搭配”。比如一把椅子,造假者可以把椅子拆开来,分别找来新的材料,与老料拼装成两把椅子。瓷器作假:老残片拼成品最难辨瓷器也是造假比较多的古董。“目前长沙市面上假瓷器比较多的有汉罐、唐三彩和明清瓷器等。”老黄说,瓷器造假很容易,第一步是按照古代款制将瓷器做出来,第二步就是“做旧”。与以新充旧相比,“补货”是最难鉴定的。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或坟墓遗址搜罗大量的“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即使鉴定专家采用先进的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一样是“真品”。铜器作假:做出铜绿能卖十万元据老黄介绍,铜器特别是铜镜,可能是以后古董造假的重点。目前,长沙市场上也有不少假的铜器,很多都来自湖北一带。“铜器造假由来已久,比如说宣德炉,现在存世的真品很少,很多都是明清时期仿制的。”最初,造假者把化工漆和石膏粉拌成与铜镜相近的颜色,在素镜上做成各种动物,或者把坏的铜镜用胶水粘起来,再用一张透明薄膜裹起来,擦上黑鞋油,看起来就像南方出土的黑漆背。后来,造假者又把铜镜坏的部分锉掉,改成小铜镜。甚至还有些作假高手把老铜镜上的锈取下来贴在新做的铜镜上,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书画作假:一两晚作出“名家”精品“这些书画作假者,一个人在家里书房里就能完成。”老黄表示,“现在长沙有一些作假者,往往一两个晚上就能作一幅出来,卖个几千上万块钱。”书画作假无非是蘑临、仿、造四种手法。还有移款、添款、改款、挪移题跋、转山头、拼凑画心、长卷割裂分段等方法,比如将无款画改为有款画,小名家改为大名家。“说起来,相比较其他作假,书画作假者还是有些水平的,艺术才能都不低。”老黄笑道,一般来说,所有的书画名家,都是有自己风格的,只要是有风格,那就有迹可循,就可以学到精髓,达到形似神似。揭秘·包装“故事”、名家、宣传一样都不少赝品被做好后,在流通上市前还要经过包装,目的是提高赝品的身价即可信度。在这个环节,“故事”、名家鉴定、报纸杂志宣传必不可少。“故事”被圈内称作噱头,即杜撰一个离奇的故事给赝品,增加它作为“文物”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容量,从而提高身价。老黄告诉记者,即使是真品,某些时候也会为了提高身价,也要学会“讲故事”。 有了故事,还得有名家的题跋以及鉴定。如果花钱请真大师来做,就更能起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长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