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抽水肆虐 债市急转直下债基赎回如潮
摘 要:7月以来债市的接连调整已经令债基收益率惨不忍睹,近两周债市的急转直下又让业内人士始料不及,更令人郁闷的是,债券研究的传统价值判断方法几乎失效,价值修复行情就如等不来的戈多一样迟迟未现,令人不禁感叹,这“毁三观”的债市!
初冬算了一笔账——银行在前端发行收益率不到6%的理财产品,转手配置“非标”资产可以做到10%左右,利差可能有4个点,这比贷款利润还好,令银行欲罢不能。“我们了解到,银行正常贷款额度一般每个月前5天就用完了,市场客户的融资需求仍在,加上较大的利差诱惑,令银行信贷部门倾向于说服客户接受‘非标’,造成后期银行又快速扩张理财规模,传统上的资金流动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传统的存款增长有限,导致传统贷款额度趋紧,无形中,拉高了全社会资金的收益率要求,债市就一直没有起色。”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年底放开保险资管“非标”投资之后,增速迅猛,今年年中有保险公司称,计划将“非标”业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增至50%,业内的平均水平约为30%,而新增的资金以往恰恰是用来买债的。
多因素叠加 风波加剧
“池子变浅了,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令风波变得很大。”小孙,深圳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如此描述他对近期债市最直观的感受。2005年入行的小孙,也经历了数个债市牛熊转换。
业内分析近期债市大跌的几个直接原因:股票涨了,资金卖债买股;保险、银行猜测9号文即将出台,准备资金最后做一把同业;央行迟迟不放逆回购。实际上,这几个因素每一个都不足以致命,叠加起来却威力巨大。
“以往几次的熊市,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剧烈地猛冲式下跌,但这一次是逐渐下行的,虽然某个时点冲击不大,但持续时间长,也比较难受。”小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两周,资金面较6月底稍松一点,6月底时不管多少利率都很难借到钱。现在在银行间市场借钱,能借到,但要费大半天时间。在交易员的群里,有着诸多对借钱的成语新编:“朝九晚五——早上求爷爷告奶奶借了9个,到了下午发现,还差5个!”“朝三暮四——早上听说国债收益率4.3%,下午已经变成4.4%了”………“6月钱荒狠狠地教育了大家,现在大家非常审慎地对待流动性的问题。”小孙说,本来早上应该划出的钱,硬要拖到下午发,本来应该做债市投资的资金,为了安全投了协议存款,这样的心理令资金成本急速上升,国债收益率一路飙升。在过去几周,一级市场利率低迷,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导致整个债券市场越来越低迷。
今年,债券从业人员一直面临去杠杆的问题,小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些开放式债基总体在赎回,杠杆被动地增加,比起以往,其杠杆不一定很高,但也不见得低到哪里去。”不少公司反映,一些老基金需要降杠杆,就非常头疼。
“现在做债的比较悲催,7月初,市场变好却买不到债,申购又来了;市场不好的时候卖不掉债,赎回又来了,流动性问题很大。”深圳一位债券专户经理如此感叹。
实际上,为了保证流动性,基金经理的首选不是卖债,而是借钱,借不到钱,只能卖债,令市场出现很多极端行为,从交易所债市可以看到,基金经理为了变现,不惜将一些流动性差的“剁”出去。“砸净值就是为了变现,不管多低都会变,都是为了保流动性,某种角度也是合理的。这种流动性不高的,持有在手里也不好。卖掉流动性不好的,可以换成流动性好的品种。”有基金经理称。
另据了解,刚刚推出的国债期货对债基的缓冲作用微乎其微。“期货因为有杠杆,即使看对了趋势,中间的一个小的波动,可能会把你消灭掉,可能会爆仓。有可能你走开喝口水,组合已经爆仓
- 投资经理:债市今年跌幅相当于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点(2013-11-22)
- “固收女王”被查 国信证券陷债市核查风暴(2013-10-18)
- 需求改观有限 短暂利好难改债市弱势格局(2013-10-17)
- 债市核查无碍固收部重金挖角 试类信托等业务(2013-10-17)
- 债市核查风暴再升级 国信证券"固收女王"落马(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