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卖保险爱忽悠 宣传年收益率7%实际兑付2.5%
摘 要:把保险忽悠成理财产品、保险理赔“缺斤少两”、夸大收益率……昨日,武汉市消协通报保险行业七大乱象。
除。
银行代卖保险
暗中收托管费
2010年12月,吴某在某银行北湖路支行购买某保险公司十年期保险(分红型),每年收缴2万元,分5年缴清。2013年10月续保时,吴某被告知,合同因缴费不足被中止。
原来,除每年按合同约定缴2万元保费外,还需每年向银行交36元账户托管费。因银行扣除36元账户托管费后造成保费不足而无法划转,导致保险合同被中止,如果退保、续保均要承担几千元的损失。吴某认为,代理银行未尽告知义务。经消协介入,银行迅速办妥。
【消协点评】推销员在售卖保险时,不作收取托管等费用说明,甚至代消费者签署必须由消费者本人签署的合同条款,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又以托管费或信息费等名目收取一定费用。
拉单连哄带骗
不按规定回访
2011年1月,顾某来到某银行黄鹤楼支行。当时,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一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顾某购买了5万元该产品。2012年1月,顾某到银行去兑取时,才知道当时购买的是一份寿险,且五年后才能取款。顾某感觉受骗,要求退保。经消协介入,认为保险公司没有按规定进行回访,保险公司退还保费。
【消协点评】根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对新型产品投保人的回访,应当在犹豫期内完成。电话回访不成时,可采用信函或会见等方式,但必须取得投保人签名的回执。该案中,保险公司显然未依规进行回访。
保险合同到期
兑付却要拖延
1999年9月,尚某购买了某人寿保险公司一款终身保险产品。
2012年6月到期时,尚某领取保险金被拒,理由是该产品需延长26天再给付,尚某认为不合理。经消协介入,保险公司支付全部保费并补偿相关利息。
【消协点评】投保容易理赔难,拒赔、拖赔、惜赔、高保低赔屡屡发生。如消费者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时,投保门槛低,有的甚至不进行必要的体检,投保后保险公司就可以收取保费。而一旦出险,保险公司又会认真审核投保材料,找出投保人填报材料的瑕疵,并以“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赔偿,且不退保费。
调查评议
保险产品穿上理财外衣
近七成消费者表示不满
会上,武汉市消协通报了一项消费者对保险行业调查评议结果,该市消协通过暗访、问卷、访问、网络等形式,共调查67家保险公司,共2764人次参与保险行业评议活动,评议结果不甚理想。
68%的消费者对在商业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存在误导现象普遍表示不满,营销人员在介绍保险条款时存在片面强调收益而不提示风险的现象,保险人员故意回避重要条款。
57.9%的消费者认为,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工作人员不明确说明是银保还是银行理财,部分银行网点人员销售保险产品时,有意将保险产品混同于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42%的人认为保险公司营销员未对10天犹豫期及中途退保的规定做明确解释。
61%的消费者认为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保险公司均存在重保费、轻理赔现象。
52%的消费者认为寿险公司在消费者入保前后态度差别较大,63%的消费者反映财险公司在入保前后态度不一。
55%的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较差,73%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诚信度不高,74.4%的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代理业务人员服务水平不满意。此外,33%的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投诉渠道不通畅或问题得不到解决。
新闻链接
明年3月15日之后
将按退一赔三处理保险欺诈
保险投诉高发,该如何管理?昨日,武汉市消协相关负责人称,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将在明年3月15日实施,武汉将启动退一赔三标准,处理保
-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上报 牌照或产生于热点区域(2013-12-10)
- 男子身份被人冒用 告中信银行侵犯姓名权(2013-12-10)
- 半数银行将取消IC借记卡免费办理(2013-12-10)
- 部分银行信用卡积分可兑换车险(2013-12-09)
- 七家银行信用卡网购可返集分宝(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