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借壳规则陡变重组方北上陈情 监管层宽限一月20股急备材料

http://www.e23.cn2013-12-25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表示,借壳上市条件与IPO标准“等同”,拟借壳上市公司面前突然多了一页补交材料的索引文件,增加审计和准备材料的工作,让项目进展的时间表突然被打乱。

  “宽限一个月”,这是监管层面对老的借壳上市项目的实际困难,给予的新的指导意见。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表示,借壳上市条件与IPO标准“等同”,拟借壳上市公司面前突然多了一页补交材料的索引文件,增加审计和准备材料的工作,让项目进展的时间表突然被打乱。

  “我们的二董可能要拖到年后。“华南某拟重组上市公司董秘透露,按照要求,一董发布预案之后,要在六个月内发布重组方案,监管层在与多家公司协商后,最终允诺增加一个月的材料准备期。

  而另一方面,多位与借壳重组相关人士坦言,监管层对于借壳上市已变得“不太鼓励”,这让项目预期顿时不再明朗。

  遭遇一刀切尴尬

  “我们现在也在想,要不要继续推动借壳上市”。一家拟借壳上市公司的董秘谭昊(化名)坦言。

  自12月初,新规开始正式适用,借壳上市等同于IPO标准,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借壳上市项目,一并适用新标准。也是从这时起,谭昊开始频繁奔波于公司、上交所和证监会三地,希望监管层能考虑新、老借壳方案不同,给予一定的差异考量。谭昊坦言,在陈情过程中,也屡次遇到“同道中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存在类似问题的公司多达20余家,这些公司均为今年下半年公布重组预案,或已完成二董发布方案,恰好被新政卡在中间环节。

  最终,谭昊从监管机构得到的答复是,在时间上可宽限一个月。按规定,从一董发布预案,到二董发布草案,时限为六个月,也就是说,该公司可以增加一个月时间准备材料。

  “时间表被打乱是小事,要在一个月内补齐若干材料,可操作性并不强。”谭昊指出。

  更尴尬的是,个别公司就差“临门一脚”。由华泰联合证券旗下项目联信永益(10.62,0.30, 2.91%)(002373.SZ)代表另一类群体。其借壳方为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纳斯达克[微博]退市的中概股。

  按借壳重组流程,先是召开第一次董事会并披露预案,随后召开二董并发布草案,再经股东大会同意。11月底,也就是证监会发布借壳上市新规前,联信永益刚召开二董,并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按老的流程,该借壳重组项目已走到收尾环节。

  但证监会关于借壳上市的规则恰在此时陡然生变,按知情人士的说法,联信永益未来可能需要召开第三次董事会,并发布新的说明。

  “新规出来后,证监会、交易所目前也没有好的办法,去界定材料准备的问题。”北京某投行保荐人指出。由于IPO暂停,该保荐人今年上半年筹备某华东借壳重组项目。新规发布后,其工作又开始遇到新的考验。其担心,适逢元旦和春节长假,这一个月的宽限是否真正解决问题俨然成疑。

  借壳价值重估

  按照新规,证监会要求进一步提交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最近三年原始报表及其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表,以及最近三年及一期的纳税证明文件等四项文件。

  “这意味着起码要增加一年的审计,涉及到各家子公司和各类项目,数量庞大;另外准备纳税材料和差异比较表也不容易。”谭昊指出。

  借壳方对于并购重组项目的态度转向,可能带来另一种市场变化。江苏索普(5.86,-0.08, -1.35%)(600746.SH)日前公告称,由于各方难以就此次重组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本次资产重组。业内人士猜测,这一变化或来自新政背后,借壳方对于借壳或直接上市出现了新的考量。

上述北京投行保荐人也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