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千万资金跨年存3天 利息不到300贴息高达6万

http://www.e23.cn2013-12-27现代金报

    摘  要:规模最大、最活跃的群当属“宁波理财冲量贴息交流”群,至25日其群成员达998人,在线人数近400人。记者自前几日加入该群后,已接收几千条信息,充分感受到银行原本暗流涌动的拉存暗战越来越白热化。

个钱是不能查询的。”这名掮客表示,相比阳光定存,非阳光定存主要特点就是存款以后,这笔钱不能进行查询,也不能开通网银等。资金的用途,主要是用在企业上。

  “这样存款还能安全吗?”记者问。

  “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都是和各地的国有大银行合作,要是资金出问题了,这些银行的行长自己首先要倒霉的。”他介绍说,在非阳光定存的业务中,银行也是中介的角色,因为钱通过银行再到企业,比钱直接借给企业要让人放心得多。“银行其实是用信誉来做了个担保。”

  因为非阳光存款一般不进入银行正常的账户,不受信贷比的控制,因此资金风险要大得多,这也使得非阳光定存的回报远比阳光定存要可观。

  “现在全国最高的陕西、山东等地区,资金存一年的光是贴息收益可以达到年化15%-16%,江浙沪地区稍微低一点,14%-15%左右。”对于记者声称的,手里有一两百万的资金,他并不感兴趣。“我们一般做的至少要有5000万以上,数量少了我们赚不到几个钱。”

  [ 背景调查 ]

  贴息存款如此火爆为哪般?

  别看这些金融掮客将贴息形成“阳光”和“非阳光”的区别,事实上,都是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属于违规行为。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某些工作人员,十分清楚高息揽储是违规的,为何还要参与?这主要是受到资金紧张、存贷比考核的压力,许多银行将存款任务完成情况跟奖金以及职务晋升挂钩,再加上内部机制上法制观念的淡薄,一些银行业工作人员以高息贴息去揽存。

  “很简单,就是收益高,给的利息多。”QQ群中的一位“有40万资金寻贴息”的储户说,就是冲着银行年底需要吸纳大量资金的当口才来做的,40万元存个几天,一次性能得个上千元,这样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掮客们之所以热衷于此,则完全是利益使然,据说他们的抽成以0.1‰居多。

  我们还是来算一笔账。以上文提到的6‰的一次性贴息为例,用1000万元资金来计算,储户存银行3天(31进3出)的正常利息部分为0.35%/360×3×1000万=291.67元;而资金需求方开出的贴息为1000万×6‰=6万元,对储户来说吸引力不小。至于中介方,促成1000万资金的对接,能拿到1000元的提成。

  金融掮客们到底是谁?

  中介的业务范围是很广的,当宁波储户嫌有风险,不愿意把钱存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他们就推荐做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冲量贴息。

  24日下午,一位做了好几年的金融掮客跟记者报价,“你如果有1000万的资金去冲量,价格我可以给到你5.8‰”。

  “我的钱到底是存到本地哪个银行去?”对于这样的问题,中介方的回答总是语焉不详,有说“我手头有9家银行”,或者简单举一家城商行或股份制银行的名字后说“反正就是大银行啦,钱放进去可靠的。你资金准备好了,确定要存了,打我电话,带你过去存”。

  “你是银行的员工吗?”当记者问及金融掮客的身份,他们的回答“神秘莫测”,有说“有亲友在银行工作”,也有含糊说“替银行打工的”,还有人说“我们是专业处理资方、银行、中介、贴息方的关系,中介润滑”。

  [ 监管难题 ]

  12月24日-26日是交易高峰

  忙碌程度不亚于电商界的双十一

  在采访期间,QQ群、论坛里的募资信息显示,为了在年末完成存款考核任务,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贴息买存款”,冲量疯狂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短短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