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上市银行集体破净 市值管理几近束手无策
摘 要:2011年6月,《证券日报》率先以“白菜价”形容银行股,并发起了《史上最白菜价银行股 该买还是该卖》的讨论,随后这一比喻并迅速被市场所认可并沿用。然而,令本报和市场绝大多数人士都没有想到的是,从彼时至今,银行股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几乎一直都与“白菜价”为伍,甚至于拖累“白菜价”的标准一路走低。
前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某上市银行董办有关人士曾对记者表示,优先股政策必须比较务实,才能吸引银行采取行动,如果仅仅是为了市值管理,银行的能动性可能不会太高。
员工持股计划“不差钱”
除了回购和优先股,员工持股计划一度也被市场认为是银行股的重大利好,毕竟银行业的高薪还是名声在外的。从目前看,股权激励或许是好的化解之道,银行把部分职工薪酬以股权的形式派发,就可以置换出数百亿元现金用于回购”。“请上市银行大股东和高管带头买‘菜’回家”——中小投资者面对跌至“白菜价”的银行股发出疾呼。
记者根据上市银行2013年半年报和同花顺iFinD相关数据统计发现,16家上市银行去年上半年共计派发的职工薪酬合计约逾2500亿元,按照往年的占比计算,全年薪酬有望达到4500亿元-5000亿元。
2012年,证监会曾对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起草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于实施计划的现金薪酬数额不得高于最近十二个月公司应付员工薪酬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这一上限计算,将可以释放近1500亿元资金用于回购股权。对于银行股来说,1500亿元大致相当于汇金第五轮增持四大行耗资(19亿元)的78倍,力度之强可以预期。
虽然不差钱,但是员工持股计划确实短期内也不可能真正推行。
《公司法》规定,在非资本运作情况下,上市公司仅能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和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两种理由来回购股份。前一种方式是回购后注销股票;后一种方式属于授予限制性股票方式的股权激励,也属于回购的一种。简单来说,上市银行可以将原本用于派发薪酬的部分现金先用来回购股份,然后按照相应数量给予员工(通常适用于高管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等人员,并不会对全体员工采用)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过,上市银行实施股权激励还需管理部门“制度先行”,毕竟之前金融国企股权激励已经被叫停,且至今尚未开闸。
此外,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到员工的个人利益,16家上市银行近200万名员工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很多基层员工,收入并不高,强行以股权替代现金来发放工资是很难实现的”,上述董办人士表示。
- 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密集换防 陈四清或接任中行行长(2014-01-14)
- 上市银行发业绩快报 浦发2013年四季净利增38%(2014-01-06)
- 上市银行公布中报不良贷款率上升(2013-08-14)
- 去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核销贷款 仅抵富国银行六成(2013-08-13)
- 中银协:今年上市银行净利增速或降至8%(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