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券商行业酝酿巨变 迎互联网冲击以及并购潮
摘 要:对于众多券商来说,在经历了2013年股票市场的回暖之后,马年将迎来IPO的浪潮,而更多的不确定性则来自于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券商间的并购,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从哪一方面,平淡已久的券商业将迎来行业巨变的时刻。
对于众多券商来说,在经历了2013年股票市场的回暖之后,马年将迎来IPO的浪潮,而更多的不确定性则来自于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券商间的并购,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从哪一方面,平淡已久的券商业将迎来行业巨变的时刻。
IPO浪潮来袭695家企业严阵以待
对于券商尤其是拥有投行牌照的券商来说,马年最好的消息,恐怕就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冰冻期”之后,在可预见的未来,大规模的IPO将给投行业务带来的极大提升。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主板和中小板发审委上,目前正处于上市排队进程的企业,上交所有173家,深交所则有285家;在创业板发审委上,排队的企业则有237家,总共达695家。而按照业内人士的预计,在新的发审体制下,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和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依法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新股发行速度将有望大大加快。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通过发审会审核但仍未上市的企业有28家,拟发行股份数量为9 .58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量则为95 .35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总量在10亿元以上的有两家,分别为乔丹体育和中材节能,分别拟募资10.64亿元和10.10亿元,主承销商则分别为中银国际和光大证券(7.98, -0.06, -0.75%)。而从数量来看,平安证券和光大证券仍分别有5家和4家企业等待发行。
按照普华永道此前的预计,2014年A股IP O数量有望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将超过300宗,融资规模可达2500亿人民币。德勤则预计,A股2014年将有200-230家在审企业可以完成发行,总集资额约1500亿元-1700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如果按照7%的费用比例计算,在总融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情况下,券商投行2014年在新股首发业务上的收入将达到140亿元,与2012年的“零”相比,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东方证券则表示,由于无从得知各项目的具体融资额,分别按照2011年至今在上海主板(平均承销费6600万元)、深圳中小板(平均承销费4300万元)和创业板IPO公司(平均承销费3700万元)的平均承销费来测算上市券商报会项目潜在收入。从IPO预测收入的绝对额来看,招商证券(11.45, -0.33, -2.80%)(20亿)、广发证券(11.40, -0.09, -0.78%)(19亿)、中信证券(11.36, -0.22, -1.90%)(17亿)预计将取得15亿元以上的投行业务收入。而如果考虑公司体量,按照收入占比来测算,国金证券(23.62, 0.78, 3.42%)(55%)和西南证券(9.00, -0.26, -2.81%)(51%)投行业务潜在收入尽管排名中上,但其占两家公司2012年收入的比重最高。
在投行业务有望大幅获得提升的同时,对于体量不同的券商来说,同样也意味着分化的开始。海通证券(10.15, -0.14, -1.36%)认为,新股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到注册制,券商的定价权、研究的话语权将大幅上升,注册制下,新股大幅增加,买方对卖方研究的依赖度将上升;各上市公司将更倾向于找市场认可的大券商寻求合作,销售能力较弱的投行可能存在发售困难,因此好的项目越来越倾向于大券商。
并购之始券商突围路径显现
2013年,无论是方正证券(5.53, -0.10, -1.78%)收购民族证券,还是正在进行中的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8.22, 0.00, 0.00%)的合并,都显示出券商业平静的表面下波诡云谲。
方正证券日前公告显示,包括通过向民族证券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民族证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民族证券成为方正证券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董事长赵大建表示,此次合并将开启中国证券业的“摩根时代”,新的公司将以美国的JP摩根为榜样,
- 投资者报:马年将会是A股好回报的一年(2014-01-26)
- 马年生肖邮票身价一天涨十倍(2014-01-07)
- 新华保险新品马年贺岁 “福享一生”角逐大资管(2014-01-07)
- 马年邮票1月5日将发行 看看马上有什么(2014-01-02)
- 马年贺岁纪念币发行遭抢购 一天涨了16倍(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