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励志哥演绎传奇:从3千入市到坐拥几十亿
摘 要:波谲云诡,冰火同生。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牛熊转换,造就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出身草根,天生嗅觉敏锐,在股市上赚得第一桶金。历尽无数荣耀与磨难,人生数次抛物线运动后,终于从一介“草根”,变身举足轻重的资本大鳄。
在这段“无所适从”的日子里,林军系统性学习了股票、期货的各类知识,补足了在技术、基本面分析等各方面的短板。“约翰墨菲的交易法则我是那个时候才知道的……”
漫长的等待对平庸的人来说意味着无望的煎熬,悲观放弃,而对追求人生精进的人来说,是难得的蛰伏。回头来看,这段磨难给了林军最大的成长。
2003年的大豆行情,让蛰伏长达两年之久的林军再次迎来了一试身手的好机会。当时有个朋友想买5000吨大豆,让他帮忙写个投资计划。“为了这个事,我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大豆市场。”
林军告诉记者,当时他根据调研的情况,预测大豆会涨到2800元/吨。按照这个报告和盘感,他在大豆上一路做多,每个节奏都踩得很准。
结果没让林军失望,那一波行情使他的资金整整翻了5倍。
“几年书读下来,已经能写几千字的研究报告了。不像以前只是看K线。到2003年,什么价位该买,什么时候该卖,清清楚楚。一个拐点出来,就知道牛市是不是结束了。”
正如林军所言,炉火纯青的他抓住了2003年之后的数次行情。然而,当时交易体系初步形成的他,还不理解宏观经济以及期货的金融属性,这也让他在2005年铜期货的那波牛市中“伤过一把”。
2005年铜价在期货市场,从1300点一路飞涨到3000多点,林军和朋友分析下来,基本面并不支持期货上涨。此外,国储带头做空,五矿集团老总在《期货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论铜价应该“掉下去”,舆论看空声一片。然而,市场还是每天“依然故我”,高开高走。
“那段时间真是暗无天日,醒着也赔钱、做梦也赔钱,每分每秒都在赔钱,连亏了几个星期。直到几百万赔到只剩下四十几万,实在扛不住了,才平仓认赔。”
回头来看,林军说,自己的问题是不理解期货市场除了基本面、技术面以外的金融属性。“当时的博弈格局已经变了,国际游资进入带来充沛的流动性,不能用以前的游戏规则看待市场。”此外,国内宏观经济回暖也超出市场预期。
在铜期货上败北的林军没有气馁,经过两个星期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这是一轮大牛市,继而在铝期货上果断全面做多。“在铜上面的损失很快就从铝上扳回来了。”
浴火重生
经过这一轮磨人的“触底反弹”,林军对宏观趋势的理解再次加深。交易体系日臻完善的他,抓住了此后几乎每一个市场大波段,实现了人生的浴火重生。
林军说,2005年底,当时股价很低,招行股价比起H股打7折,和几个朋友交流过后,他坚定认为,股市的牛市快来了。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了仅有的一套房子,拿着手中所有的资金,买了几只股票。
2006年1月,对中国股市影响深远的股改启动。这些股票股改,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此后市场的不断上涨,以至癫狂,给林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谈及5600点时完美的出场,林军说,爆过仓的他风险意识已经被锻炼得极其强悍。
当时住在两湾城,林军发现附近饭店生意格外火爆,坐在每一家餐厅的人,都像富豪一样大吃大喝,并对股市高谈阔论,这样的情景让他心生警惕。
再加上当时中石油A股上市价48元,而香港中石油股价最高才19.2港元。于是林军判断A股高估的价格是个严重的泡沫。
“市场上赚钱的永远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林军很庆幸自己当时果断清仓,并修改了交易密码强制自己不再介入股市的决定。
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还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次史无前例的危机,让许多资本大鳄资产一夜之间灰
- 投资界励志哥林军:从3000元入市到坐拥几十亿(2014-02-12)
- 姚明已成投资界新巨人 曝其身家已超30亿人民币(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