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收益背后五大缺陷 保险PK银行理财败阵
摘 要:年化收益率7%、低门槛、“饥饿营销”策略助推,新款余额宝的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在情人节、元宵节里赚足眼球。
年化收益率7%、低门槛、“饥饿营销”策略助推,新款余额宝的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在情人节、元宵节里赚足眼球。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在互联网理财型保险中,7%收益凤毛麟角且总规模非常有限,对投资者能赚取的收益意义并不大。其它同类型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6%-5.5%之间。
不仅如此,除在保障功能、门槛低等方面略有优势外,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保险产品在产品期限、额度、手续费、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落败。
最大优势:无募集期
投资者若选择汇赢1号产品,其实相当于购买珠江人寿的终身寿险(万能型)产品。这款产品包括保障功能、投资理财功能,在购买该产品后,首先会得到一份身故保险,金额为当时合同帐户价值的105%。
其次,保险公司为投资者设立单独帐户,投资者所交的保费,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即进入该帐户,根据相应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
与投资者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这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优点包括:首先是购买门槛低,仅需1000元,银行理财基本要求5万元、10万元起;其次预期年化收益略高,达到7%,期限相近的银行理财收益率约为5.9%-6.1%。不过比银行理财收益高的理财险产品仅是少数。
再者,与银行理财仅有投资功能相比,理财险在产品设计中捆绑身故保险的内容,身故保险金是当时帐户价值的105%。最后则是无募集期,投资者购买的次日即生效,降低理财资金的闲置成本,而认购理财产品的资金空置期平均在5天左右。
但是与优点相比,理财险的缺点更突出,且不符合投资者切身利益。第一,产品期限单调,难以满足需要灵活使用资金的投资者需求。上述两款产品的期限都长达1年,银行理财产品线目前已经覆盖1个月以下、1-12个月不同的期限。另外,本报统计的10款理财险产品中,1年期的就有7款,其余分别是1个月、3个月。
第二,额度极其有限,难以摆脱“噱头”嫌疑。上述两款产品总共5.8亿规模,甚至低于城商行单款理财产品的规模。且在短短五六分钟被抢购一空,能成功认购参与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多。
抢购完后,天安安心盈B款(万能险)临时追加3亿元的额度,但仍杯水车薪。第三,产品宣称的保底年化收益其实只是2.5%并非7%,收益率超出2.5%的部分是不确定的。
不仅如此,如民生保险推出的金元宝3号万能保险产品,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但每人仅限购1万元。金元宝1号万能保险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0%,但每人购买上限仅有20万元。
第四,由于期限过长,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存续期急需资金,需要退保或提前领取部分资金,将会被要求交纳提取金额的3%作为手续费用。如果购买的时间过短,提前领取甚至会损失本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金额10万元,年化收益率7%为例计算,如果持有的时间仅为90天,在扣除手续费后,投资者仅能拿回9.867万元。在持有180天后赎回,才能保证本金安全,并且略有盈余。
高收益来自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研究还发现,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理财型保险的缺点还包括在资金投向的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度极差。
比如汇赢1号产品,只是简单披露投资方向,并没有各个品种的比例限制。天安人寿更是没有将投资的具体领域告知投资者。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10多款产品中,多数产品都是如此。
仅有国华人寿的产品披露称,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不低于20%,权益类比例不高于80%。其中固定收益类品种以央票、政策性金融债为主,适当配置企业债、公司债、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协议存款等。
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
- 少儿保险打理压岁钱全攻略 高收益险宜临时存放(2014-02-13)
- 互联网金融高收益“退烧” 全年收益预计在4%左右(2014-02-10)
- 理财通收益率13天下滑1.145% 高收益或不可持续(2014-02-08)
- 四问余额宝:钱投到哪了?高收益能否持续?(2014-01-24)
- 春节理财盯住高收益 压岁钱培养孩子理财意识(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