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7%高收益背后五大缺陷 保险PK银行理财败阵

http://www.e23.cn2014-02-17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年化收益率7%、低门槛、“饥饿营销”策略助推,新款余额宝的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在情人节、元宵节里赚足眼球。

  年化收益率7%、低门槛、“饥饿营销”策略助推,新款余额宝的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在情人节、元宵节里赚足眼球。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在互联网理财型保险中,7%收益凤毛麟角且总规模非常有限,对投资者能赚取的收益意义并不大。其它同类型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6%-5.5%之间。

  不仅如此,除在保障功能、门槛低等方面略有优势外,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保险产品在产品期限、额度、手续费、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落败。

  最大优势:无募集期

  投资者若选择汇赢1号产品,其实相当于购买珠江人寿的终身寿险(万能型)产品。这款产品包括保障功能、投资理财功能,在购买该产品后,首先会得到一份身故保险,金额为当时合同帐户价值的105%。

  其次,保险公司为投资者设立单独帐户,投资者所交的保费,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即进入该帐户,根据相应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

  与投资者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这两款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优点包括:首先是购买门槛低,仅需1000元,银行理财基本要求5万元、10万元起;其次预期年化收益略高,达到7%,期限相近的银行理财收益率约为5.9%-6.1%。不过比银行理财收益高的理财险产品仅是少数。

  再者,与银行理财仅有投资功能相比,理财险在产品设计中捆绑身故保险的内容,身故保险金是当时帐户价值的105%。最后则是无募集期,投资者购买的次日即生效,降低理财资金的闲置成本,而认购理财产品的资金空置期平均在5天左右。

  但是与优点相比,理财险的缺点更突出,且不符合投资者切身利益。第一,产品期限单调,难以满足需要灵活使用资金的投资者需求。上述两款产品的期限都长达1年,银行理财产品线目前已经覆盖1个月以下、1-12个月不同的期限。另外,本报统计的10款理财险产品中,1年期的就有7款,其余分别是1个月、3个月。

  第二,额度极其有限,难以摆脱“噱头”嫌疑。上述两款产品总共5.8亿规模,甚至低于城商行单款理财产品的规模。且在短短五六分钟被抢购一空,能成功认购参与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多。

  抢购完后,天安安心盈B款(万能险)临时追加3亿元的额度,但仍杯水车薪。第三,产品宣称的保底年化收益其实只是2.5%并非7%,收益率超出2.5%的部分是不确定的。

  不仅如此,如民生保险推出的金元宝3号万能保险产品,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但每人仅限购1万元。金元宝1号万能保险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0%,但每人购买上限仅有20万元。

  第四,由于期限过长,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存续期急需资金,需要退保或提前领取部分资金,将会被要求交纳提取金额的3%作为手续费用。如果购买的时间过短,提前领取甚至会损失本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金额10万元,年化收益率7%为例计算,如果持有的时间仅为90天,在扣除手续费后,投资者仅能拿回9.867万元。在持有180天后赎回,才能保证本金安全,并且略有盈余。

  高收益来自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研究还发现,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理财型保险的缺点还包括在资金投向的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度极差。

  比如汇赢1号产品,只是简单披露投资方向,并没有各个品种的比例限制。天安人寿更是没有将投资的具体领域告知投资者。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10多款产品中,多数产品都是如此。

  仅有国华人寿的产品披露称,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不低于20%,权益类比例不高于80%。其中固定收益类品种以央票、政策性金融债为主,适当配置企业债、公司债、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协议存款等。

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刘振盛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