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宝宝放低身段:1分钱即可申购
摘 要:躺在银行卡的活期资金,除了去买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外,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金融机构比互联网企业在投资和风控方面更有经验,这是银行系宝宝的最大卖点。
●和余额宝类似,目前银行系宝宝也在采取免手续费的策略。
躺在银行卡的活期资金,除了去买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外,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马年开局,一大拨银行系“宝宝”低调袭来。在这场存款争夺战中,银行系类余额宝产品与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类余额宝产品十分类似,均对接货币基金,而与以往的银行现金理财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刚刚袭来的这些银行系“宝宝”在门槛上以及到账时间上进行了改良,实现了更低门槛以及更高流动性的特点。
而相对于余额宝,银行系“宝宝”仅限于本行资金,在使用上较为封闭,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资金安全性更高。
自降门槛,挑战T+0到账
从目前推出的产品看,银行系“宝宝”几乎均下降了原有的理财起点,如工行“薪金宝”,其实就是投资工银瑞信的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该基金成立于今年的1月27日,上周正式开放,在投资起点上,将认购或者申购最低起点从原来的1000元降低至10 0元,追加认购只需1元起步。而平安盈更是提出了1分钱起点口号。
而在赎回上,银行系“宝宝”与以往的银行系货币基金相比,赎回时间大大缩短,不少银行采取垫资的方式实现T +0,如交行携手易方达的快溢通,明确打出了“货币基金实时到账”的口号,交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称,客户持有的货币基金份额可在数秒钟入账,实现了7×24小时资金T + 0到账,而且提现额度对比互联网金融更具优势,根据要求,每天15:00后至次日15:00前,提现额度最高2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分两次在15:00前后提现,最高支持40万元。”上述理财经理介绍称。
不过,相比之下,部分银行仍未一步到位。如工行的薪金宝尽管与该行此前推出的工银货币基金T +2到账相比,缩减至T +1到账,但在赎回时间上仍较长。
对接货基,优选名门闺秀
除了T +0和低门槛,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货币基金的另一大吸引力在于比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
从此次银行系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看,与余额宝对接的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增利宝相比,银行系对接的货币基金可谓都是名门闺秀。如工行对接的是工银瑞信,平安银行[-1.34% 资金 研报]的
“平安盈”对接的是南方现金增利基金一级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而交通银行[-0.53% 资金研报]则对接了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达等多只货币基金,招商银行[-1.69% 资金 研报]相关产品对接的是招商基金的货币基金。“从实力上而言,银行系对接的基金管理能力更胜一筹,以往在固守上的表现也较好。”
招商证券[-3.75% 资金 研报]金融首席分析师罗毅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指出,金融机构比互联网企业在投资和风控方面更有经验,这是银行系宝宝的最大卖点。
而南都记者留意到,银行系宝宝与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收益率高低对比不太明显,如工行薪金宝刚推出前几日收益率高于余额宝,不过最近两天稍有逊色。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时应该关注风险收益特征、发行该产品的基金公司或商业银行旗下管理团队的综合管理能力、产品流动性和交易安全性是否有保障等。
南都记者对比发现,和余额宝类似,目前银行系宝宝也在采取免手续费的策略。
胜在安全,逊于体验
除了收益率和流动性,业内人士认为,余额宝之所以能火起来,与其对于投资者的用户体验研究非常到位有关。如,投资
- 移动支付将消灭现金银行卡(2014-02-25)
- 余额宝遭“非致命”阻击 银行开始“自我革命”(2014-02-25)
- “吸血鬼”背后:银行不敢自我颠覆(2014-02-25)
- 银行免费短信通知渐行渐远 扰人营销短信却密集(2014-02-25)
- 光大银行采购卡再现虚假交易 企业员工被贷款(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