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协喊话运营商点赞:终于为消费者带了一次“盐”
摘 要:早些日子,某老总坚称流量清零是国际惯例。为增强说服力,他以鸡腿作喻。现在,“鸡腿”有了续集。前天,广东省消委会携广州市消委会、深圳市消委会发出倡议:优化流量套餐,取消流量清零,允许消费者把吃不完的流量“鸡腿”留到下一餐吃。
流量套餐,不解套不点赞
早些日子,某老总坚称流量清零是国际惯例。为增强说服力,他以鸡腿作喻。现在,“鸡腿”有了续集。前天,广东省消委会携广州市消委会、深圳市消委会发出倡议:优化流量套餐,取消流量清零,允许消费者把吃不完的流量“鸡腿”留到下一餐吃。
这年头,消协难得主动出击,这次必须点赞。消协为消费者“带盐”——— 广州、深圳两市消委会开展了手机上网/信息消费满意度调查。其中,“套餐流量剩余部分按月清零”为中选率最高的项目,对于目前的流量政策,广州超过八成(81.1%)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深圳近七成(69.7%)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更有市民将运营商的流量政策形容为,用不完的就要“没收”,用得多的还要“罚款”。
都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运营商精明一点也正常,不过如果心眼多得像蜂窝煤,这未免也太多了点。为何用不完的就要“没收”,用得多的还要“罚款”?个中道理,你我都懂。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何况人家属于严重稀缺的老虎。
有一则故事:某人晚上去A T M机取款,结果操作不慎,卡给吞了。无奈之下,致电银行求助。工作人员告诉他,不好意思哦,三个工作日后我们会给您处理。同去的朋友见状,又打了一个电话,说哥们取款三百,结果出来三千。这下可好,5分钟之后,银行工作人员匆匆赶到问:钱在哪呢,钱在哪呢?
钱在哪?还不就在消费者的口袋里。对商家而言,消费者就像绵羊,从他们身上多薅一点羊毛是一件无限快慰的事。也别指望运营商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若真能平等博弈,你完全可以要求超出套餐的流量打折卖。因为超过一定的量后,产品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我们的网速在全球基本上是在80位以后接近100位的,运营商的领导也感到很惭愧,但惭愧可以有,钱不朝厚赚不行!因其基于半垄断经营地位,再精明的消费者,绕了一圈绕晕也只能是他们两三家。
一个劫匪劫了一堆人。说:“我打劫有规矩,第一个交的只交100元,第二个150元,第三个200元,以此类推,早交早划算。”于是人们争先恐后排队交钱,相互推搡。匪徒一边收钱一边维持秩序:“别推,谁插队谁排到最后面去。”事后,第一个人得意洋洋地说:“看,我比你们交的都少。” 商家当然不是劫匪,但当他们适度让利,比如流量套餐季度清零、半年清零的时候,消费者就会隐隐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还不是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 中消协公布十大消费事件 称余额宝存监管空白(2014-02-25)
- 济南消协:警惕三类节日常见消费“陷阱”(2014-01-24)
- 中消协:三成受访者称曾被银行理财销售误导(2013-10-24)
- 打着“投资理财”旗号卖保险 市消协征集理财销售“陷阱”(2013-09-27)
- 中消协:网上售火车票搭售保险违法(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