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王亚伟奔私首秀年涨13.86% 神话不再落入凡间

http://www.e23.cn2014-04-02第一财经日报

    摘  要: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2月31日,沪指累计跌4.65%,沪深300(2163.115, 0.00,0.00%)指数跌5.16%,而创业板指涨幅高达83.96%。王亚伟曾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策略精选2013年净值涨幅分别为14.92%和18.11% 。

  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2月31日,沪指累计跌4.65%,沪深300(2163.115, 0.00,0.00%)指数跌5.16%,而创业板指涨幅高达83.96%。王亚伟曾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策略精选2013年净值涨幅分别为14.92%和18.11% 。

  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之后,凭借良好的口碑顺利募资,然而其管理的产品的业绩情况却一直像难解的谜团,外界也想尽办法要找到谜底。

  近日,有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王亚伟旗下的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下称“昀沣”)截至去年末累计单位净值为1.1386元。当年净值获得13.86%的增长,这样的成绩对于王亚伟来说,似乎难言出众。

  “奔私”首秀难言乐观

  2012年5月从华夏基金[微博]离职,数月之后在深圳前海低调注册成立深圳千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千合资本”),加入阳光私募阵营,成为当年公募基金界最大的新闻之一。然而,就在诸多资金大户企图成为王亚伟的客户都十分艰难的背景下,王亚伟的私募首秀业绩似乎并不太理想。

  2012年12月21日,王亚伟的首只私募产品昀沣完成募集,轻松募资20亿元,超越之前所有阳光私募产品首发数据,凭借当年公募一哥的美誉,该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达到2.5%,认购门槛达到2000万元。诸多的记录让王亚伟在奔私伊始依旧保持着其高度神秘且高端的浓厚色彩。

  随后产品进入运作管理阶段,但是外界对于王亚伟的这只昀沣的业绩依旧是完全不知情。近日Transmedia止观调查发布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31日,王亚伟旗下昀沣累计单位净值为1.1386元。根据Transmedia止观此前调查,截至2013年6月30日,王亚伟所执掌的昀沣累计单位净值仅为1.024元。

  Transmedia止观在报告中称,可供参考的是,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指数累计跌4.65%,深证成指跌9.16%,沪深300指数跌5.16%,中小板指(6169.897,0.00, 0.00%)数涨19.44%,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高达83.96%。另一组数据是,王亚伟曾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2013年度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92%和18.11%。

  显然,王亚伟“奔私”首秀斩获13.86%净值增长的成绩单,即使是在公募基金业也难以进入行业前列,而同期在中等规模(10亿~30亿元)的阳光私募产品中业绩排名前十的都获得全年超过30%的回报。

  “13.86%的业绩的确有点让业内感到惊讶。”上海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高的门槛意味着王亚伟的客户身价都相当高,且抗风险能力更强,该基金基本上可以全程封闭式操作,这是王亚伟最擅长也最喜欢的管理模式,但是不到15%的业绩在去年的A股市场的确难言乐观。”

  重仓重组模式难继?

  虽然王亚伟的千和资本旗下产品业绩对外一直讳莫如深,但是其管理操作思路依旧随着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披露而露出端倪,从以上情况来看,似乎王亚伟奔私之后的操作手法并未有太大改变。

  但是令外界不解的是,为何王亚伟同样的操作方法私奔之后业绩风光不再了呢?

  去年中报披露殆尽之时,就有诸多媒体披露了王亚伟私奔之后对重组股的继续热爱。尤洛卡(11.180, 0.00, 0.00%)、兰州黄河(8.02, 0.00, 0.00%)、和晶科技(15.350, 0.00,0.00%)等重组股悉数进入王亚伟的重仓股名单之中。但是王亚伟的每一次大举买入并非都以豪赚收场,和晶科技终止重组计划,复牌后股价大跌。

“其实对于重组股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南方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早前在接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