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侵蚀存款 商业银行谋变突围
摘 要: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渐次披露,互联网金融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再度成为热点话题。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除了部分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负债成本提升外,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还暂未显现。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渐次披露,互联网金融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再度成为热点话题。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除了部分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负债成本提升外,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还暂未显现。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31日,在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中,除了建行、农行、浦发、兴业四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略有增加外,其余8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而在负债端,除了受存款规模扩大而导致利息支出增加的因素外,不少银行都在年报中提到,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存款定期化、理财化加剧也拉高了负债端的成本。
瑞银在一份有关互联网金融中国银行业影响的报告中表示,银行业短期内受互联网金融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对其现有的盈利模式的冲击,以及货币市场基金(MMF)带来的净息差缩窄压力。
据瑞银估算,如果总存款中有10%被MMF取代,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净息差将萎缩10个基点;而第三方线上支付平台等对手续费收入的冲击幅度或将达到2014年净利润的4%(其中假设有40%的相关业务都被互联网金融企业抢走)。
冲击传统业务
从过去一年来看,“宝”类产品爆发给银行活期存款带来的压力已经日益增大。
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2013年的活期存款余额约为32.479万亿元,平均活期存款占比为43.08%;而2012年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29.844万亿元和43.85%。
从年报来看,截至2013年末,建行、农行、浦发、兴业的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54.71%、54.63%、35%、41.79%,较前一年分别增加了2.48个、0.05个、0.99个、0.53个百分点。
此外,工行、中行、交行等8家银行2013年的活期存款占比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其中,光大、平安、中信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45个、2.30个、2.05个百分点。
而从去年的活期存款增速来看,工行、平安、招行、光大、兴业五家银行与2012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平安银行(10.82, 0.02, 0.19%)的活期存款增速直接“腰斩”,从2012年的25.11%减缓至2013年的11.01%。
除了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外,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力也日益显著。除了存款规模增长的因素外,各家银行也均表示是受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所致。
光大银行[微博](2.48, 0.00, 0.00%)在其年报中称,截至去年末,客户存款利息支出376.17亿元,同比增长18.48%。主要原因是:一是业务平稳发展,客户存款规模同比增长;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存款利率普遍上浮,存款定期化、理财化加剧,拉高存款成本。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银行体量较大,去年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的影响还难以在年报数据上得以显现。但2014年的情况可能就不同了,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它对于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冲击将日益显著。
他表示,以活期存款流失为例,可能今年银行一季度的财报数据会更为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业的冲击今年会逐渐从存款蔓延到其他领域,例如风险定价、理财业务等。
瑞银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利润短期最大的影响或体现在手续费收入上。具体来看包括,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打破现有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分配模式;理财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冲击银行的代理手续费收入;以及MMF互联网销售的普遍使用或降低银行管理理财产品的费用收入三个方面。
布局互联网金融“谋变”
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也开始了“谋变”之路,在银行产品、销售渠道、组织架构等
- 华夏嘉实货基T+0亲疏有别:亲直销 远互联网平台(2014-04-01)
- 28日互联网理财收益播报:余额宝连跌至5.415%(2014-03-29)
- 25日互联网理财收益播报:余额宝连跌至5.496%(2014-03-26)
- 央行首晒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网络支付额度未有定论(2014-03-25)
- 大学生试水互联网理财:九个月尝试了六种(201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