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骗局:新华保险涉忽悠八旬老人
摘 要:险的内部销售误导风险防范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质疑。或许正因如此,这家规模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三位的上市险企,尽管刚刚出炉的2013年年报显示仅去年一年就净赚44.22亿元,同比增长50.8%,但退保金却大幅攀升。
险的内部销售误导风险防范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质疑。或许正因如此,这家规模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三位的上市险企,尽管刚刚出炉的2013年年报显示仅去年一年就净赚44.22亿元,同比增长50.8%,但退保金却大幅攀升。
数据显示,2013年新华保险退保金为287亿元,较2012年的180亿元大幅增加,同比大幅增长近60%,预计主要是银保产品退保增加。2013年退保率6.2%,较2012年的4.7%上升1.5个百分点,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赔付支出净额亦同比上升29.2%。
银行保险联手忽悠
家住内蒙古包头市的钱平向21世纪网详细讲述自己这段堪称离奇的“被投保”经历。
2009年1月,钱平当时已70多岁的老父母,在家附近的工商银行(3.44, -0.01,-0.29%)内蒙古包头市自由路储蓄所办理退休金转存业务。
银行职员和保险业务员给二位老人推销了新华保险的一款“红双喜新C款”分红险。“银行柜员对老人介绍说,目前有一款3年期理财产品,1年存2万,只要存够3年,就可以随时提取,而且收益比银行利息高很多,还有分红。”钱平向21世纪网回忆当时的情景。
银行柜员口中的这款收益丰厚的“3年期理财产品”听起来颇为诱人,老人在多次到银行核实后,认为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就购买了该产品。
就这样,老两口原本打算定存3年的这笔退休金,在巧舌如簧的银行柜员和保险业务员的轮番游说下,变成了老两口心目中收益颇丰的“3年期理财产品”。
在办理保险的过程中,老人被告知由于岁数太大不符合投保年龄要求,就拿了儿子钱平的身份证办理了这份保单编号为8819**08****的保险,并且由于老人年纪太大,眼神不好,原保单上的信息全部由保险业务员代为填写,就连本应由钱平本人亲笔签名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签名也都由老人在保险业务员的要求下代签。

由新华保险业务员代填写、老人代签的原保单 “保险业务员还告诉老人,购买保险后,公司会给客户打回访电话,到时候只要回答‘是’,就可以了。”钱平告诉21世纪网。
3年后到期,老人满心欢喜到保险公司打算取钱,却被告知“此款产品是10年期限的,如果提前支取,会扣除‘违约金’。”令老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得不到任何利息、分红回报,而且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老人说当初买保险的时候,问过银行柜员和保险业务员多次,都说是存3年期的,到期就可以支取,现在变成10年期的,而且要支取,还是自己‘违约’,别说利息、分红没有,连本金都要被扣掉,直到此时,老人才恍然大悟自己受骗上当了,银行柜员嘴里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保险合同!”
年近80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儿子钱平的陪同下,多次到新华保险包头中心支公司找相关负责人协商,但未果。当时老人由于急需用钱,便于2012年3月办理了退保手续,只领取了57708.23元,分3年缴纳的6万元本金被扣掉近2300元。
“倒扣钱”的真相
“和银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从信赖的银行渠道购买的所谓理财产品不仅没有收益,反而还要被保险公司‘倒扣钱’。” 钱平表示无论自己对老父如何解释和劝慰,老人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2013年9月,不堪精神折磨的80岁老人又亲自去了新华保险包头中心支公司,要求退还被扣本金以及利息、分红。经过再三协商,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公司有关负责人最终同意退还本金。
同年10月,新华保险通知钱平去领取被扣掉的2300元本金
- 北京创投集资骗局曝光 卷走数百人2亿元(2014-03-18)
- 钟发平:特斯拉骗局快要穿帮 劝王传福少走弯路(2014-03-10)
- 钟发平:特斯拉骗局快要穿帮 劝王传福少走弯路(2014-03-09)
- 银行披露新型骗局:500元办高额度信用卡(2014-01-10)
- 大额信用卡骗局涉案50余万害苦十余小老板(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