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风险与处置年考:刚性兑付隐匿财技
摘 要:不过,观察目前已披露的信托公司年报,却无法寻觅刚性兑付的踪影。仅陕国投一家明确表示通过自有资金认购信托受益权来解决裕丰项目兑付问题,其他公司均未有相关表述。
从已公布的年报看,随着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被化解,信托业自营资产不良率普遍下行,诸多公司均实现零不良。但仍有部分公司自营资产的不良情况出现恶化趋势。
而考察“刚性兑付”引发经营损失的另外一个观察窗口,即为自营资产不良率。
按照相关规定,信托公司固有资产应与信托资产应分开管理。目前各机构所公布的不良资产主要指自营资产的不良部分,即“信用风险资产五级分类”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资产。
对于多次经历行业整顿的信托业而言,固有资产的不良问题中有很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如国元信托期末不良资产全部为其他应收账款,其中“损失类”486.47万元,其中:224.27万元形成时间5年以上,债务人主要是关联企业国元证券(10.30, 0.54, 5.53%),有收回可能;262.20万元形成时间5年以上,主要是历史遗留案件,垫支款无法收回。
因此这部分指标亦不能用于断言现阶段信托自营资产投向形成的风险,更不等同于信托资产的风险程度。但众所周知,在“刚性兑付”背景下,自有资金有时会充当救火队“兜底”风险项目,也成为了不良形成的一项诱发因素。
从2013年公布的年报看,随着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被化解,信托业自营资产不良率普遍下行,诸多公司均实现零不良。但仍有部分公司自营资产的不良情况出现恶化趋势,例如金谷信托、五矿信托、新华信托的不良资产均从无到有。
2013年五矿信托不良资产余额23027.11万元,其中次级类资产22793.11万元,可疑类资产23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23%。金谷信托的不良资产为13150.87万元,不良率为6.41%。新华信托不良资产期初数为0,期末数为25109.28万元。
对于信托资产中融资项目的不良情况,仅有约10家公司明确表示为零,如兴业信托、华澳信托、国元信托、中航信托等。
而对于“兜底问题”,仅有两家公司做出相关表述。一是陕国投,2012年4月11日和7月25日,公司分别发行了两期信托计划,合计募集人民币5.7亿元,向河南省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提供信托贷款。由于裕丰公司出现还款付息困难,公司决定先后用约7290万元、52542万元自有资金分别受让了裕丰公司信托贷款一期和二期项目受益权解决兑付问题。
另一是山西信托,受联盛资金链危机所累,山西信托亦有项目涉险其中,然而公司年报中明确表态,鉴于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35%的质押股权的价值能完全覆盖信裕15号本息,管理层判断无需以固有资金承担该产品的兑付,故未计提预计负债。
准备金计提学问
在目前赔偿准备金“提而不用”的情况下,有多家公司事实上已超过20%的比例,达到“可不再提取”的标准。
而在信托公司的信用风险补偿部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包括一般风险准备金及信托赔偿准备金。
信托赔偿准备金是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提及管理成为信托公司增强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财政部财金〔2012〕20号《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的通知》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一般风险准备按风险资产的1.5%计提;信托赔偿准备金按税后净利润的5%计提,用于弥补因管理操作不善而对信托财产造成的损失。
但即使在项目风险频频传出的2013年,多数公司也明确表示“虽已计提赔偿准备金但并未动用”,而未使用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多数“存放于经营稳健、具有一定实力的境内中资商业银行”或“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证券。”
按照相关规定,赔偿准备
- 政信合作再收紧 多家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项目被叫停(2013-07-26)
- 多家信托公司中报业绩出炉(2013-07-16)
- 信托投资者受困谁之过 刚性兑付有代价(2014-02-26)
- 评论:刚性兑付已威胁金融体系稳定(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