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摇到同款万能险收益差1% 险企创新营销误导消费

http://www.e23.cn2014-05-16广州日报

    摘  要:用手机摇一摇可以摇出高收益率?昨日,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款产品,号称“最酷的理财,左摇右晃,摇到手软”,只需要摇动手机就可以获得理财高收益,“当时好奇用手机试了试,结果摇到6.05%的收益率。”

  用手机摇一摇可以摇出高收益率?昨日,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款产品,号称“最酷的理财,左摇右晃,摇到手软”,只需要摇动手机就可以获得理财高收益,“当时好奇用手机试了试,结果摇到6.05%的收益率。”

  记者了解到,摇到的所谓6.05%的收益率只是其“90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而且该收益率作为现金补贴,当做保费投入到万能账户当中,跟后期的万能产品收益率完全无关。

  本报讯 (记者周慧)游戏化的营销方式来推销保险产品成为一种趋势。王小姐坦言,借助“摇一摇”这类娱乐方式让消费者接触保险,确实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当了解到产品本身是一款保险之后,消费者是否愿意再为之买单却难以保证。”

  业内人士坦言,保险产品销售创新值得鼓励和推崇,但靠“高收益率”等宣传方式来吸引眼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品消费的需求,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疑问一:

  收益率摇出来?

  记者昨日关注了相关的公众号,点击该产品,按照上面的指示“摇动手机”,想看看其宣传的所谓“挣钱跟玩似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记者测试发现,第一次摇出来的收益率为5.24%,第二次摇出来的收益率为6.11%,第三次摇出来的收益率为5.94%。原来每个人购买该产品能获得产品收益是不相同的,具体的收益是多少,需要客户通过手机“摇”出来。

  而根据该险企打出的口号是“不满意,可以再摇,每15分钟限摇3次。满意为止!”记者选择了三次摇到的最高收益率点击进入页面。点击进去页面当中显示“恭喜已获得5.24%的年化收益”,并提示记者可以购买产品,最低100元起购,最高可以购买1万元,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相关信息后可以直接购买。

  王小姐表示:“最高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之间差近1%,若按平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来说,差别可大了,可这里的收益率怎么这么随意?”昨日,该险企的客服人员表示,产品设定中对最高能有多少的收益率并没有限定。但记者发现,根据王小姐及自己实践发现,摇出来的收益率多集中在5%~6%。

  疑问二:

  高收益率如何实现?

  王小姐告诉记者:“我输入了基本信息后,点击进入下一步,出现的是确认购买页面,并提供了四个按钮,分别指向:产品条款、产品说明、健康告知和投保提示。她才意识到,原来这是款保险产品——阳光人寿理财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不过6.05%的收益率还是相当诱人的。”

  根据客服人员的介绍,该款产品是以理财预期收益+现金奖励的形式实现。在保单介绍中记者看到,“此款产品最低保证利率2.5%,超过保证利率以外的投资收益不确定,预期年化收益率4.6%,超出部分以现金形式奖励。”那摇出来的6.05%收益率如何实现?

  根据产品介绍举例显示,若小明摇出来的9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并成功购买1000元,获得赠送保费4.93元,赠送保费计算公式为:1000×(6.6%-4.6%)×90/365=4.93元,购买成功后小明的账户价值变成1004.93元,购买90天后继续享受约定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那也就意味着,王小姐摇出来的6.05%收益率其实为90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摇出来的收益率仅仅是进行现金奖励的计算方式。若王小姐想投保1000元,且摇出了6.05%的9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那么她真正投入到这款万能险当中的保费为1003.5元,其中多出的3.5元则是根据6.05%的9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算出来的现金补贴。

假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