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从招行“金葵花”钢琴大赛走出来的“下一个郎朗”

http://www.e23.cn2014-05-21舜网

    摘  要:“最像‘下一个郎朗’的孩子是卢星宇、程柏渊!”——这是2010年5月4日,上海,东方卫视《谁像下一个郎朗——招商银行2010年“金葵花”杯全国少儿钢琴大赛巅峰对决》节目录制现场留下的一个经典镜头。正是在那次晚会上,来自济南的卢星宇与来自厦门的程柏渊经过激烈的角逐脱颖而出,一举成为郎朗门下首徒。次日,他们还与郎朗共赴演奏会,以精彩的四手联弹为世博献礼,两颗耀眼的钢琴明日之星,俨然已经冉冉升起。

柏渊是谁?

  程柏渊是“鼓浪屿的孩子”。厦门鼓浪屿又称琴岛,是全国拥有钢琴密度最大的岛屿。岛上人家酷爱音乐,尤其对钢琴情有独钟,如果你登上岛屿,几乎在每个地方都可以听到或华丽或优美的琴声。新千年的第一年也即2000年,程柏渊就出生在这里。程柏渊的妈妈周女士说,前些年岛屿上的医院迁走了,因此,程柏渊和他的同龄人也就成了“最后一批在鼓浪屿出生的孩子”。

  程柏渊没有辜负“鼓浪屿的孩子”这一身份。他从小活泼好动,甚至有点“人来疯”,喜欢在客人面前做一些搞怪动作,逗得人家捧腹大笑。周女士担心孩子太野了,心想不如让他早点学学钢琴吧,让他变得安静一点,哪怕他将钢琴当成一个“大玩具”也行。就这样,4岁的时候,小小的程柏渊被“摁”到了钢琴面前。

  说来也怪,或许是钢琴岛的音乐氛围润物细无声地浸染了他的内心,早早地让他开了窍,或许是他天生对音乐敏感,坐到钢琴面前,他就开始变得乖巧起来了,听着从老师指尖下不断流泻出来的音乐,他感到特别新鲜也特别惊奇。当他尝试用手指碰碰琴键,清脆的音符跳跃而出,令他兴奋得不行,用周女士的话来说,过去给他买再多的玩具也没见他如此开心过。

  但对于一个4岁的并且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练琴毕竟是一门“苦差事”,很快他就觉得钢琴这个“玩具”不好玩了。幸而他的老师很懂得儿童心理,不是一味板着面孔逼他,而是对症下药,“胡萝卜与大棒”一起上,让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琴,一点点激发了他对钢琴的兴趣。

  活泼的孩子往往有表现欲,程柏渊也不例外。有一次老师告诉他:“爱表现很好,首先你得做到很优秀!”不知为什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对程柏渊触动很大,从此他像上紧了发条一样越学越起劲,不再需要老师“威逼利诱”了。以至于一天,他的语文老师找周女士“告状”,说柏渊痴迷弹琴,连上课时都忍不住要在桌子上“弹一弹”!

  5岁时,程柏渊开始跟着厦门音乐学校的寿梅老师学琴。寿梅老师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与音乐世家,其父亲的叔公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其母亲凌安娜则是著名的新中国第一代钢琴教育家,曾受到周总理接见。著名指挥家,长期担任央视青歌赛评委的滕矢初,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黄揆春等都出自凌安娜门下。

  寿梅老师秉承了其母的严谨作派。在程柏渊眼里,寿梅老师就是一个严厉而又慈祥的奶奶。练琴时如果出现了错音,她会毫不客气地用小木棒敲打他的手指;一旦哪天觉得他进步了,会送给他托亲戚从美国或香港买回来的精美小礼物,以示奖罚分明……她特别注重基本功练习,认为根扎得越深,将来才能长得越高。她说,现在很多家长过分追求考级,显得过于功利了,音乐不是炫技。正是因为练好了扎实的“童子功”, 所谓厚积薄发,程柏渊的远超普通琴童的音乐悟性,终于在2010年“金葵花”杯钢琴大赛中得到淋漓展现。那一次,程柏渊从4个组别的8名冠亚军选手中脱颖而出,和卢星宇一起,成为两名全国总冠军的选手之一。郎朗尤其称赞他,“乐感惊人的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周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她不懂音乐,但她懂得,如今各种比赛泛滥成灾,给钱就可以获奖,相比之下,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的“金葵花”杯钢琴大赛更有含金量,更值得信赖。正是这个奖赏给她和孩子予指引,让她看清了孩子的实力,从而开启了专业化培养的计划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