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闯关自主定价 车险费率市场化有望8月启动
摘 要:继去年底保监会将车险费改再次提上日程后,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今年以来保监会已多次小范围召集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开会研讨,而5月再次召开闭门会议对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征求意见。
识:如果按照传统的大数法则制定车险价格的模式不改变,保险公司只能靠控制自己的成本来勉强维持,虽然个别大保险公司能依靠成本控制来实现盈利,但更多的中小公司是在亏损赚吆喝,而早晚这种商业模式会崩溃。
“下半年,车险费率将有可能市场化,不同车型的零整比,不同驾驶员的信用记录,不同汽车的出险记录,这些数据都将是各保险公司趋之若鹜的数据,谁能掌握这些数据,谁能将数据采集、整理、输出,将有可能成为一个热门的生意。”一位大型电商公司人士表示。
实际上,为了给车险费率市场化铺路,中保协与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近期已经联合发布了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报告,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系数。据悉,目前的车险保费主要依据新车购置价而定,而未来保险公司可以依据车型的“零整比系数”对具体车型进行定价。
而除了保险公司,紧盯着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动向的还有车联网群雄。“个性化、精细化的定价是行业大趋势,我们本来就做车险数据,车联网肯定是要做的,现在是在前期准备当中,正在忙着招人。”一位北京的某信息技术公司人士透露,最近她拜见了不少中小保险公司,其中大多数对参与车联网产业态度积极,希望一旦费率放开后能通过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来扭转车险业务亏损的局面。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5月初腾讯发布了试水车联网的首个落地产品路宝盒子,并同时携手中国人保、壳牌两家巨头成立了“i车生活平台”,初步构架了车联网产业链。显然,对于谁是为车联网买单的大金主,市场动向已经给出答案——保险公司或与保险关联的企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5月23日,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IOVA)在深圳正式成立了其专署的保险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最大的车联网协会组织,该联盟已经有包括车联网相关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的近80家会员,但作为车联网可能的最大受益者,中国保险业却一直缺席。
“中国车险费率自由化重启在即,此时IOVA成立保险专业委员会的目的已经不言自明。”安联财险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宋玄壁指出,在中国局部车险市场渠道佣金高达30%以上,只要保监会放行,通过车联网大数据车险进一步降价几乎一定会出现,而如果这类产品能便宜30%时,它势必会成为市场的新宠,加速市场的整合。“人保、平安、太平洋长期占据着三分之二的车险市场,所以,只要UBI产品出现,中国的中小公司必将在新一轮车联网的冲击下更加困难。车险行业将进一步走向寡头垄断,也许是人保、平安通吃整个UBI产业链,也许是腾讯垄断了中国的客户车险UBI数据,通吃整个保险市场。”
- 保险业整治中介市场乱象:6月底前险企自查自纠(2014-06-04)
- 8成银保新单保费负收益 险企刺刀上架拼个险(2014-05-26)
- 保监会:险企高管不得兼任非保险子公司高管(2014-05-26)
- 非上市险企总利润不足整体三成 不及中国人寿一家(2014-05-19)
- 摇到同款万能险收益差1% 险企创新营销误导消费(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