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反击光大证券看空 研报看空结论难实现
摘 要:针对光大证券看空的三个因素,伊利股份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存在产业替代的问题,常温奶更符合目前国内液态奶加工运输等现状,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
针对光大证券看空的三个因素,伊利股份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存在产业替代的问题,常温奶更符合目前国内液态奶加工运输等现状,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
他称,低温奶和常温奶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工艺和包装方面,奶源本身并不存在好坏问题。而公司位于北方,生产的液态奶需要运输到全国各地,相对于高附加值的低温奶,较长保存期限同时易于运输的常温奶显然更符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低温奶虽然存在市场需求,但其保鲜、运输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常温奶占据庞大市场规模的状态。
针对进口奶问题,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它只会作为国产奶的一个补充,从运输、冷藏等环节成本考虑,进口奶也不可能全面替代国产奶成为增量主力。
与此同时,公司也在低温奶、常温酸奶等新领域积极跟进。公司从欧洲的发达国家“取经”研发出来的酸奶、奶酪等新产品多达上千种,目前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国内消费习惯和口感。
国盛证券何跃峰:不排除配合机构策略做空
“无论从制约因素,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光大的这份研报显然都有些牵强。伊利液态奶能不能替代要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研报说了算。”国盛证券呼和浩特营业部总经理何跃峰表示,未来影响乳制品企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应该是奶源。如果从奶源因素考虑,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公司发展形成制约,但这也不是伊利一家的问题,而是全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何跃峰称,从目前来看,在奶源问题上,伊利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改善,国内还很少有其他企业可以相提并论。
他认为,经过多年市场培育,液态奶消费已经成为必需品,而伊利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举足轻重,研报所提到的三个因素很难撼动公司核心地位。无论从公司的管理还是各方面因素来看,短期的涨跌不会影响公司长期走势。仍看好公司的发展潜力,本次事件可能不排除配合此机构策略做空建仓。
私募股权基金高管:研报看空结论难实现
一位来自私募股权基金的高管表示,不管是低温奶、常温酸奶还是进口奶,新产品结构短期内都不可能对企业业绩带来大幅影响,更不用说反映在股价上,所以光大证券研报给出6个月股价下跌超过30%的可能基本不存在。
“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步增加最终然后影响到公司业绩,但短期内达到甚至影响伊利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基本不可能。”这位高管表示,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当地政府层面,对这些大型乳制品企业还是持保护的态度,替代甚至摧毁现有成熟运行模式还需要较长时间。
财经专栏作家沈萌: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署名为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沈萌昨日发文反驳光大证券分析师看空伊利三大理由,称报告在给出伊利未来三年基本稳定的每股收益数据后,先给出一个腰斩的目标价,再计算出行业同比更低的市盈率,最后得出“卖出”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不够公允。
- 36%基金坚守银行股 伊利股份仍是头号重仓股(2014-01-22)
- 伊利股份:专业评估后3.12亿高价冠名爸爸去哪儿(2013-12-04)
- 伊利股份牵手美国最大奶企DFA 欲做国际化乳企(2013-07-04)
- 光大证券因天丰节能项目遭证监会警告罚款(2014-03-05)
- 光大证券天丰节能案落定 两保代“逃脱”市场禁入(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