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宝宝” 需提高资金安全意识
摘 要:近日,清远英德“高德公司”非法集资浮出水面,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对涉案的四人提起公诉,并获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决。
近日,清远英德“高德公司”非法集资浮出水面,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对涉案的四人提起公诉,并获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决。
据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少非法集资都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如本起案件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动员社会大众参与投资该公司在“P.CN”网站上的“商机地带”广告位、“GID”商品搜索等项目。同时,离退休老人也成为非法集资者的主要瞄准对象。
骗你没商量,月利高达12%以上
据了解,在2010年1月,曾某平、曾某强、陈某等人在英德市成立了“英德市高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3万元,而其在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开发。
公司成立后,曾某平、曾某强、陈某等人多次组织人员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动员社会大众参与投资该公司在“P.CN”网站上的“商机地带”广告位、“GID”商品搜索、P.CN钻石卡等项目,并承诺到期收购上述项目产生的积分、产品升值等手段进行兑现。
而该公司称其项目回报惊人,投资10000元每月能领取利润1200元,投资周期为15个月,周期期满后能领取利润18000元。在高额回报的利诱下,陆续有群众在该公司参与投资上述各类项目,投资额达3620000元。
同时,该公司在2011年经营期间,涉案人员还向大众宣传了“商户宝”原始股票和“明华科技”股票项目,诱导群众购买。一些群众在曾某平等人的游说下,投资购买了上述股票。其中“明华科技”股票投资额达317000元、“商户宝”原始股票投资额达1008400元。上述各项投资的“投资人”达171名,多数为离退休老人,投资金额由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投资总金额近500万元。被告人在收取客户款项后,均直接进入曾某强的个人账号进行非法吸存和操作。
据了解,四名涉案人员被司法部门认定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四被告人六年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后被告人不服,上诉至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清远中院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认为事实清楚,不开庭审理了该案,并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决。
不要混淆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借贷
非法集资近年来在清远屡有出现,不少非法集资都呈现出隐蔽性强的一个特点,使得消费者将其和民间借贷混淆,可能导致最终血本无归。
什么是非法集资呢?据了解,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高息吸收存款、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实际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相关部门曾表示,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普通市民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随着近年来相关部门对非法集资的打击越发严格,而媒体对此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多。普通市民可以合理的使用一些方法并获得相关信息,来判断是否别人“游说”你的“大项目”就
-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排全球第35(2013-10-03)
- 探亲假已实施32年 不少人没听过(2013-07-04)
- 7月1日起子女不常回家看望或问候老人属违法(2013-07-01)
- 余额宝一岁革了谁的命 BAT垄断七成“宝宝”份额(2014-06-16)
- 宝宝10个月改变基金格局 竞争将加速利率市场化(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