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贵宾理财灰色地带:各项服务与普通客户相差无几
摘 要:目前为止,银监会颁布的法规中仅对"私人银行客户"和"高净值客户"作出了相应的定义,对于"贵宾客户"的界定监管层并没有予以明确。因此,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多根据各自设立的标准推出了各种针对个人客户的贵宾业务。
目前为止,银监会颁布的法规中仅对"私人银行客户"和"高净值客户"作出了相应的定义,对于"贵宾客户"的界定监管层并没有予以明确。因此,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多根据各自设立的标准推出了各种针对个人客户的贵宾业务。
从客户准入“门槛”来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通常要求客户资产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对贵宾客户资产的要求从10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不等,其中可能进一步将客户分为“银卡”、“金卡”等细分的类别。
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原本各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义的“私人银行客户”门槛统一为“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
该办法还规定,高资产净值客户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商业银行客户:一是单笔认购理财产品不少于100万元的自然人;二是认购理财产品时,个人或家庭金融净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三是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过20万元或者家庭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
“虽然名义上享受银行贵宾理财服务,但是推荐给我的理财产品和普通客户相比基本没啥区别。”一家国有银行的贵宾客户纪新(化名)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按照纪新的说法,每到月末、季末和年末的时候,银行理财经理经常打爆他的电话,催他尽量多买理财产品。不少客户也反映,贵宾理财提供的产品基本上和普通理财产品类型相差无几,很少体现出贵宾理财的特色。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增值服务方面无论中资还是外资银行都已经达到面面俱到,几乎所有银行都将贵宾客户同理财服务联系起来,除了给资产规模更大的客户提供更优惠的产品收益率外,还提供一些专属的理财产品,以求进一步增加客户粘性。并且,除了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外,为了让客户享受更多的专属服务,银行还力求为客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诸如生活、娱乐、医疗、汽车、出行、留学咨询等全方位服务,而这些服务的同质化使得各家银行很难从中拉开差距。
- 170号段试用期遇尴尬 银行不识别170号码(2014-06-25)
- 老版1分钱硬币能兑换300多元?银行:只能等价兑换(2014-06-24)
- 银行理财产品愈卖愈热 收费项目五花八门(2014-06-24)
- 小微贷利率上浮30%成常态 多家银行信用贷隐身(2014-06-24)
- 平安银行济南分行举办案防合规培训(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