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中国企业债占GDP的119% 违约概率或提高

http://www.e23.cn2014-06-30人民网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债的发行数量也水涨船高。标准普尔在三年前就已经发布报告,中国企业债总量将超越美国企业债,未来还将超越欧美企业债数量之和。2014年,第一个目标实现了

企业债务由2012年的123%,上升到2013年的130%,政府债务由53.5%上升到57.3%。

  高速扩张的企业债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国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拖累经济,强制去杠杆政策并未实施,而是在短期减缓加杠杆速度。然而,企业债规模大、投资收益率低同时伴随高利率,增加了近几年的企业去杠杆难度。

  摩根大通指出,企业的投资效率在降低,单位产出增加所需资本从2006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6.2;投资平均收益率从2000-2008年的8%-10%下降至2012年的2.7%。工业部门利润率由2011年的6.8%下降至2012年5.9%和2013年6.0%;生产者价格两年下降。尽管2011年起政策利率保持稳定,但2014年3月的实际利率已由3年前的-1.2%上涨至8.3%。

  今年5月,里昂证券在一份报告中警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里昂证券预计,2015年中国债务规模占GDP比重将升至245%,债务评级将面临进一步走低的风险。

  该报告显示,在2008至2012年间,中国债务规模/GDP从148%暴涨至205%。“中国债务水平现在达到了历史高点。”里昂证券中国内地及香港策略研究部主管张耀昌表示,实际上中国现在已是借债成瘾,通过大量举债来推动经济增长已成常态。他说,中国2012年新增债务占到GDP的110%,实际上中国GDP增长是靠债务来支撑的。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表示2014年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将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以低成本债务置换高成本债务,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确保不出现“半拉子”工程。

  融资难令发债热

  无论是占GDP的119%,还是占GDP的123%,中国企业债务如此的高比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仍相当不成熟的环境下。

  “中国的企业债膨胀的主要推动力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刺激政策。由于融资成本极低,许多公司将资金扎堆投入高度竞争和低回报的项目。”标普董事总经理Christopher Lee表示,如今这些项目经营不善,很难盈利。

  一位外资银行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到2012年,受到刺激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央政府4万亿元的带动下,企业融资相对较为容易。很多企业不仅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更可以比较快速地从债券市场融资。那时候,很多企业发债融资的成本比较低,债券的票面利率基本在5%左右徘徊,而有些大型央行及国企的融资利率更是在4%左右。因此,对很多证券公司及银行的投行业务来说,那几年的债券承销业务也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较松的融资环境以及较低的融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2008年至2012年间企业债务规模呈爆炸式的增长。”上述分析人士进而指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而且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银行普遍收紧银根,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越来越困难,“在市场资金普遍紧张的环境下,企业从债券市场融资的成本也不断上涨。但是无法从银行贷到资金的企业还是选择从债券市场融资,就像很多企业负责人那时所说的‘利率高点就高点吧,总比拿不到钱强啊’。因此,2012年之后尽管企业发债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企业债券绝对量的增长依旧相当可观。”

Wind数据统计显示,去年6月份至今,公司债发行的平均票面利率呈上升趋势,最高平均票面利率达到7.9%。数据显示,2013年前5个月,公司债的平均票面利率约5.1%,2013年6月起,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开始上涨,2013年12月平均票面利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