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妫体中文

中国企业债占GDP的119% 违约概率或提高

http://www.e23.cn2014-06-30人民网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债的发行数量也水涨船高。标准普尔在三年前就已经发布报告,中国企业债总量将超越美国企业债,未来还将超越欧美企业债数量之和。2014年,第一个目标实现了

增加了债券的风险。“中国的债券发行实行审批制度,监管机构以为通过事前审批就可以降低风险,但是这种审批其实完全没有降低风险的作用。为了过审批那一关,企业可以尽可能地对财务进行各种包装。而只要过了审批那一关,企业受到的监管就很少。”

  “这其中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发债主体的财务透明度不高,关于一家企业已经有多少负债以及每个季度、每年的负债状况的变化,投资者基本无从得知,投资者也就不知道企业的风险状况以及风险程度变化的状况。另一方面,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评级机构、审计机构、承销商等在帮企业完成发债之后,后续几乎不负责。

  今年超日债的违约就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债券市场本身存在很多弊病。很多人都认为“11超日债”的产生就负有“原罪”。首先,于2012年4月上市的“11超日债”选取了2008-2010这三年的利润率作为参考,而恰恰以尚未发布年报为由跳过了2011年录得亏损的记录。其次,事实上,“11超日债”在2013年就曾濒临银行贷款违约,后来由于公司所在地上海市奉贤区政府说服银行将贷款展期而避免违约。

  上述外资银行分析人士同样认为,从事前和事后两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发债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事前,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审核中,很多重要的指标没有被列入审核范围。事后,监管机构对企业发债后的财务状况不进行跟踪监督和披露,甚至在发生违约事件之后,其中存在的很多违规操作的行为不被处理严厉的惩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