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者结构七大变量 主题风格进一步深化
摘 要:近几年来散户逐渐离场和股票型公募基金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一是A股缺乏可持续的系统性机会,二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居高不下
11-2013年中小板重要股东净卖出额占首发限售股解禁额的比重较高,约为30%,创业板只有5%左右。随着创业板进入解禁高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升至10%,并不排除进一步提升的可能。除了套现之外,资产保值增值是二级市场的另一基本功能。“小非”以外的大部分公司内部人股东其他投资渠道较为有限,因此上市公司对其而言具备很强的财富管理平台作用。
无论是套现还是财富管理平台,大股东、高管都会非常重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行为的正反馈,特别是在内部人持股比例上升的背景下。这种正反馈有短期的,如业绩时点性调节、高送转、投机性并购等;也有偏长期的,如经营转型、战略性并购等。去年以来似乎短期正反馈更受关注,这可能与“小非”解禁套现相对较多有关,不排除这会随着解禁高峰的结束而趋缓。中长期角度上,上市公司股东(尤其是大股东)对于资本市场长期正反馈的重视,或许有助于公司的经营战略选择,提高从长期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散户淡出江湖 个人投资者比重下降
市场对于个人投资者逐渐离开股市没有太大的异议。从数据上看,这一趋势开始于2011下半年,目前A股有效账户数已从峰值的5700万户下降至5300万户左右,自然人账户数从5600万下降至5200万户左右。而这一期间,A股流通市值经过一轮调整后,已基本回到2011年上半年的水平。所以比较确定的是,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2011年以来是在不断下降的,幅度大概从2011年的27%下降至20%左右。
以数据为例,2011年以来,持仓10万元以下的账户数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目前已从2800万户下降至2400万户左右;持仓10万元上的账户数从2011年初的将近1000万户下滑至2012年的700多万户后企稳,目前已回升至800万户以上。在持仓10万元以上的账户中,持仓金额越大的账户数2012年底以来上升得越明显。和2012年11月的低点相比,10-50万、50-100万、100-500万、500-1000万和1000万以上持仓账户数分别回升了18%、38%、47%、61%和71%,这些数据反映出“去散户化”是导致个人投资者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2012年以来个人投资者中的“大户”数量呈增长趋势。
前一阶段,个人投资者的“老龄化”现象引起了市场的讨论。2012年以来,30岁以下投资者有效账户数明显下滑,50岁以上投资者有效账户数明显上升,个人投资者“后继乏人”。我们认为“散户”离场的问题与市场缺乏系统性机会有很大关系,所以如果A股不能重现类似2009-2010年的行情,这一趋势很难改变。这对市场资金面而言不是好事,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市场博弈的主战场仍然在机构投资者内部和机构投资者、公司内部人之间。
股票基金份额持续萎缩 基金小型化显现
股票型公募基金份额的下滑开始于2012年11月。截至2014年6月底,股票型基金总份额约1.1万亿份,较2012年11月下降了18%;基金资产净值总计约0.95万亿元,较2012年11月下降了8%。同时2013年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为572亿份,仅相当于2012年的一半。今年以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股票型基金份额较年初萎缩了5%,资产净值下滑8%,发行份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但幅度仅为7%。2013年,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上涨了14%,8成左右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10%。在这一背景下,股票型基金规模的不断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理财产品、余额宝等“保本”产品带来的“无风险”回报率上升,同时与个人投资者离场关系大。同理,如果没有类似2006
- 海外资金押宝A股 ETF现史上最大规模净申购(2014-08-06)
- A股“牛气”隐现 杠杆基金飚涨43%(2014-08-05)
- 新一轮银行上市潮酿A股造富运动 近6成员工持股(2014-07-11)
- 下半年闲钱该投哪里 A股有望挑战去年高点(2014-07-07)
- 6月A股:距离上涨有多远(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