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者结构七大变量 主题风格进一步深化
摘 要:近几年来散户逐渐离场和股票型公募基金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一是A股缺乏可持续的系统性机会,二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居高不下
-2007年、2009-2010年的大牛市,在利率市场化结束之前,这一趋势可能很难改变。
基金份额萎缩带来的重要结果是基金规模小型化。2014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已从2011年的10.8亿元下降至7.2亿元,存量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净资产规模已从2011年底的22.8亿下降至14.4亿。从分布区间上看,截至2014年中期,76%的股票型基金净资产在20亿元以下,其中1-5亿元是股票型基金净资产规模分布最为集中的区间,占比约为31%。逻辑上推断,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募基金对小市值股票的配置倾向。
私募基金快速发展 关注小市值成长股
根据wind统计,目前市场存续期内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共有2900只左右,按照1亿元的平均规模估算,存量规模预计约为3000亿元,大致相当于公募基金股票资产规模的20%。与存量规模相比,增量规模对市场的影响更加重要。2013年,股票型阳光私募快速发展,月均发行数量从2012年的20多只上升至60只左右,2014年上半年又进一步提高至120多只,基本维持在2013年11、12月的水平。发行规模上看,2013年全年发行约722亿元,2014年前六月半年时间已经达到600亿元,俨然已是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另外,许多未阳光化的私募、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类私募”基金专户的扩张也十分明显,2012年底以来高市值股票账户数(1000万以上)的迅速增长便是佐证。
在A股市场增量资金萎缩的大背景下,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发展的结构性特征非常突出,这可能包括三方面原因。1、产品优势。目前处于存续期的2900多只阳光私募产品中,有800只左右采取了结构化设计,同时投资相对灵活,相较公募基金存在一定的优势;2、政策引导。2012年底修改并通过的《证券基金法》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对于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互联网。信息是投资决策中非常重要的依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交易成本。在经历了类似初创阶段之后,阳光私募的发展速度会如何变化,需要进一步观察。从2014年以来的数据上看,阳光私募的发行速度基本维持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水平。
目前市场较为一致的预期,认为私募资金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小市值超级成长股。尽管这符合私募基金投资灵活、要求回报率高、资金规模相对偏小的特征,2013年以来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但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当某些外部因素导致市场风格发行剧烈变化时,逐利性会引导私募基金投资方向的转变,并且会加速市场风格变化的速度。另一方面,随着私募基金规模的壮大,投研人员来源也更加多样性,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投资理念。
两融快速发展 未来面临三大转变
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开始于2010年3月31日,并于2012年8月30日正式启动转融通业务,这两个时间节点也将融资融券业务划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的初创期,融资融券业务从无到有,期末融资买入额占市场交易额的比重达2.3%,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重达0.4%。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9月至今的快速发展期,不到两年的时间,融资买入额占市场交易额的比重从2.3%上升至10%,期末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至2%,融资融券(特别是融资)已成为A股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资金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两融标的短期套利交易外,还有一部分融资资金变相参与两融标的之外股票(特别是创业板)交易,加大了去年以来市场风格的分化。
我们基于目前环境的一个大致判断是融资融券业务将从快速发展期进入平稳发展期。首先,目前已经有89家证券
- 海外资金押宝A股 ETF现史上最大规模净申购(2014-08-06)
- A股“牛气”隐现 杠杆基金飚涨43%(2014-08-05)
- 新一轮银行上市潮酿A股造富运动 近6成员工持股(2014-07-11)
- 下半年闲钱该投哪里 A股有望挑战去年高点(2014-07-07)
- 6月A股:距离上涨有多远(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