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大幅分流存款 刚性兑付待破题
摘 要:7月全国人民币存款减少近2万亿元,令市场大为惊叹;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走了。人们不免要问,理财分流的钱哪里去了?是否去了该去的领域?又存在哪些隐忧?
7月全国人民币存款减少近2万亿元,令市场大为惊叹;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走了。人们不免要问,理财分流的钱哪里去了?是否去了该去的领域?又存在哪些隐忧?
理财分流的钱哪里去了?
央行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08万亿元。央行称,初步估计,7月份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存款约1.6万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冲时点的资金用途结束后,存款变成理财资金被分流了。这就造成了每到月末资金就变成存款,一到季初又变成理财哗哗地出去。”因此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9万亿元,创15个月新高,而7月存款却大“跳水”。
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已有498家银行发行并登记了理财产品,存续51560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2.65万亿元。巨大的理财资金令人不禁想问,这些钱都投向了哪里?
连平认为,目前看来,银行的理财资金以投向实体为主,大多数符合国务院强调“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的要求。理财登记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的理财资金余额中约有8.48万亿投向了实体经济,占全部理财资金余额的67.04%。
不过,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指出,部分理财业务仍摆脱不了影子银行之嫌,其资金的投向范围比信贷资金宽泛,投向了产能过剩、贵金属投机等高风险或非实体经济领域,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存在一定的资产泡沫,也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理财产品“影子”下藏风险
理财市场迅速膨胀,将资金源源不断送往实体经济,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近期,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延期兑付事件仍在发酵,不少投资者找到诚至金开产品代销机构工行私人银行部讨说法。
“如果出现阶段性下移的新常态,有些企业和地区不排除会发生信用风险事件蔓延。”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说,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风险化解机制,刚性兑付使得理财产品成为风险累积的领域。
连平指出,当前,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规模限制,使得商业银行在创新产品的同时谋求监管套利,形成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大的环境和背景。“尽管兑付风险正在积聚,但从官方发布的数据看来情况较好。”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兑付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有66098只,市场“预期收益兑付实现率”为96.91%。“目前从事银行理财的金融机构超过了400家,兑付情况良好。”中国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说。
“目前到期兑付的理财中,不排除部分是刚性兑付。”张旭阳认为,理财行业的刚性兑付使理财产品成为类信贷产品,表现为影子银行,发行机构承担了本应由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但却没有占用资本金。
- 银行理财收益8月走下坡路 下半年仍将保持低位(2014-08-06)
- 保险理财再现7%高收益 平均表现基本落败银行理财(2014-07-22)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半年或稳中有降(2014-07-09)
- 百万本金一年少赚6500元 银行理财资金趴账设计玄机(2014-06-30)
- 银行理财产品愈卖愈热 收费项目五花八门(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