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银监会新理财业务办法出台在即 银行理财迎重大转变

http://www.e23.cn2014-12-08南方日报

    摘  要:上周,银监会加急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向商业银行征求意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理财业务中银行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推动理财产品从主流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变,实现风险和收益真正都由投资人承担。

  上周,银监会加急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向商业银行征求意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理财业务中银行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推动理财产品从主流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变,实现风险和收益真正都由投资人承担。据了解,《办法》(征求意见稿)共8章155条,对现有的12个监管法规,进行了归纳整合及更新,同时废除了部分法规,引发了银行理财市场新转变的大讨论。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倒逼预期收益产品

  向开放式净值产品转变

  事实上,除了市场聚焦的鼓励理财产品直接投资以外,此次《办法》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或是理财产品模式的转变。为推动理财产品从主流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变,《办法》提出了倒逼银加快转变的措施。

  《办法》要求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投资的非标债权资产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回表核算,商业银行必须将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管理费收入的50%计提风险准备金(其他产品为10%)同时,允许净值型产品的30%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且无须回表核算。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继续大量发行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风险资产、计提风险准备,而对于“非标”资产,要求银行有相应的风险缓释机制。

  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分析指出,由于理财产品属于微利(50bp-90bp)业务,若计提拨备和风险缓释,商业银行继续发展传统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的动力将大幅下降,这将倒逼银行加快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转型。当然,很可能采取新老划断方式,确保平稳过渡。

  对于预期收益率型产品中投资的“非标”资产需回表核算等举措,银监会表示,并没有改变原8号文要求的资产投资规模上限,目前已投资的“非标”资产仍可继续存在。其次,净值型开放式理财产品投资的“非标”资产无须回表(已有相应风险缓释),无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产品的“非标”资产也无须回表。提高“非标”资产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有限。银监会对于理财所投资的存量非标进行了转换估计,预计实际须回表非标量为300亿元。

  银行理财收益率

  面临下降压力

  银监会表示,对现有的存量“非标”资产进行产品转型,可考虑在《办法》正式实施后给予其一定的宽限期或缓冲期,允许原有部分“非标”资产自然到期结束,之前可不用回表和风险计提。银监会表示,经测算,《征求意见稿》实施后虽然会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阵痛,但不会对理财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长远看利大于弊,且有利于向真正的资产管理转型。

  中金公司也分析指出,短期而言,银行操作成本提升,包括信息披露、计算净值等,银行投资比例和限制、集中度管理,如单券占净值比率不超过10%等限制,将导致配置难度大大增加。由于传统的预期收益型产品成本大为提升,叠加资产端的收益率下降、充存款动力下降,理财收益率将存在下降压力。

  长期而言,资产支持证券等迎来非标转标契机,存在大发展的空间,此外,项目融资类理财产品值得密切关注,不排除成为非标创新的新工具。

不过,优选金融执行总裁张虎成认为,过去银行理财一直有银行做隐性担保,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也是投资者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随着近年来银行理财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现象的多发,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投资热情也不断下降,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银行理财因未在保险范围内再次受到冲击,银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