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未来“钱景”如何

http://www.e23.cn2014-12-30新京报

    摘  要:12月27日晚间,央行正式下发387号《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

,央行意图在于扩大存贷款比例分母项目,以达到扩大商业银行放贷规模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释放流动性做法,是进一步宽松货币流动性之举。此举将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这种理解是大错特错。

  此前,同业存款在商业银行存贷款笼子之外,商业银行吸收的同业存款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来谋取利益,通过同业中信托受益权返售产品把同业存款资金通过逃避存贷款比例监管指标高回报运用出去。去年年中的“钱荒”、当前的“钱紧”造成的利率飙升,都是同业业务过度发展,同业存款科目被短借长用造成的。作为同业存款资金,一是被商业银行绕过存贷款比例监管约束过度化使用,二是这种表外业务回报率远远高于贷款利率。

  将同业存款纳入到一般性存款科目里后,看似加入监管范围,增大了存贷款比例的分母项,进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额度,但是,增大的贷款额度与此前不受监管约束投放的流动性规模并无不同。况且,此前不受约束时受到高收益回报的诱惑,同业存款资金运用已经基本穷尽。而纳入到存贷款比例后,发放贷款回报远远低于此前,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肯定比此前规模要少得多。

  因此,表面上同业存款纳入到一般性存款增加了信贷额度空间,实际上是缩小了投放流动性规模,使得商业银行更加没有积极性投放流动性。

  而这将会对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最终造成巨大影响。还记得2014年年初余额宝等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发的大争论吗?“宝宝们”曾引来国有大行和央行等监管部门合谋绞杀,其中一个建议就是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到一般性存款之中。央行有关领导曾经多次放风要采取此项措施,目的在于挤压余额宝的盈利空间。

  躲避过争议较大的时间焦点风头后,央行终于对宝宝类产品下刀。无论社会舆论如何强烈反对,央行最终开始行动,将同业存款纳入到了一般性存款之中。其目的还是在于给猎杀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做铺垫。

  虽然目前准备金只是暂时为零,但是只要已经纳入门槛,缴纳准备金是迟早的事。而届时将对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带来巨大收益压力。

  目前,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的同业存款中利率较高的协议存款。而商业银行获取宝宝类资金后,计入到同业存款里,同业存款不缴纳20%左右的存款准备金,如果银行从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获得的同业存款需要缴纳20%的存款准备金,那么,其可以运用的资金将会减少两成,收益将大幅度下降,这种信息必将传递到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上,促使其回报较大幅度降低。

  受到银行打压和制约,又受到股市的吸金效应,“宝宝们”收益率持续下降。

  这时,央行再在宝宝们背后捅上一刀,“宝宝们”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暂定准备金为零只是一贯的策略而已。接下来,宝宝们未来回报率走势不容乐观。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央行动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