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大王刘益谦杀回A股 投资金额近80亿元
摘 要:2.8亿买了个鸡缸杯,3.1亿买了张唐卡……当市场以为“定增大王”刘益谦已“弃股从文”之时,他却以更加凌厉的气势重新杀回A股市场
益谦更青睐高新技术制造业,从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到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再到金属制品加工,均有所涉猎。
其中,对于矿产的开发、加工及利用,刘益谦可谓情有独钟。2013年以来,国华人寿参与了五矿稀土、赣锋锂业、包钢股份、天齐锂业、旗滨集团、太原刚玉等公司的定增,
除此之外,刘益谦似乎对软件信息服务和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有浓厚的兴趣。2013年至今,其总计参与了7家该领域上市公司的定增,而且这一趋势日趋明显。仅从2014年9月以来,国华人寿就参与了汇冠股份、信威集团、深天马A、佳都科技和盈方微的定增,总计涉及资金11亿元。
国华人寿成为平台
发生变化的还有刘益谦参与定增的方式。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2013年至今,刘益谦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均是通过旗下保险公司——国华人寿,而非此前的以个人名义。
“国华人寿投资使用的保险资金,追求的是安全、稳定的投资收益,可以算是较为稳健的财务投资者。”刘益谦坦言,过去自己单枪匹马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资金充裕度上远不如如今的保险公司,有时还会使用杠杆。
据了解,在2009年的时候,刘益谦在获得公司股票后,往往会选择将处于限售期的股票质押给信托公司,而后将认购信托的资金重新投入新的定向增发之中。通过这一方式,大概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两倍,相当于使用了3倍左右的杠杆。
如今,刘益谦开始以一种更加稳妥的方式在市场上搏杀。根据盈方微的定增方案,国华人寿在出资3亿元认购2671万股定增股份时特别强调,此次认购盈方微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最终出资不包含任何杠杆融资结构化设计产品及结构化安排,不存在任何结构化融资方式。
“我们是保险公司,所用的资金均为自有资金,不会有杠杆的加入。正因如此,参与定增后我们会持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不会追求短期的得失。”刘益谦表示。
在其看来,国华人寿将资金投资股市,更多的是为资产的保值增值,仅此而已。这与安邦保险、生命人寿还是有所差别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鸿达兴业、佳都科技和盈方微的定增方案中,国华人寿均承诺,参与定增所获股份将锁定36个月。而这在此前一轮的定增参与中是不曾有过的。
谈及刘益谦参与定增方式的改变,盛世金牛总裁陈慧谷认为,这与2013年以来二级市场青睐小盘股的投资风格是一致的,那是一个小盘股“猖獗”的时代。陈慧谷同时表示,经过2011年到2012年的低潮后,在股市整体估值较低的情况下,定增市场作为投资机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认识。明年定增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但在整体估值提高以及定增价高企时,应注意其中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