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利率市场化”等八大关键词解读银行业
摘 要:银行“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
内专家认为,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占比高,银行存款下降,使得银行融资总额下降,这一种调整对社会整体融资是有利的,使社会融资结构更加平衡、合理。另一方面,为应对不能跟以往一样季末“冲时点”带来的存款下降,银行应积极转型,发展中间业务,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存款偏离率的约束是银行存款下降的一个影响因素。”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银行存款下滑是一定时间的,不是季节性的,本身以季末的指标作为判断存款升降的惟一标准也是有失偏颇的。宏观经济活跃性下降,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下降,银行放贷减慢,派生存款减少,才是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七:民营银行
2014年可谓民营银行的“破冰”之年。年初,中国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的试点方案。7月25日,中国银监会对外披露批准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12月12日,由腾讯作为主发起人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获准开业,将成为首家开张的民营银行。
客观来看,大量被传统银行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它们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在实业中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民间资本,正迫不及待地寻找出口。以开办民营银行的方式服务民营经济,看起来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这也是政府和监管层的意图。银监会此前曾发文表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目的是动员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激发金融机构市场活力。
日前,银监会召开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2015年要“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其中包括“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正在考虑筹建民营银行,有的已经将初步方案申报给了政府部门,而银监会方面也将考虑在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由东部向中西部、北部扩大试点范围。
关键词八:互联网金融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星星之火刚燃,那么2014年这些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显然已登堂入室,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存钱不去银行了,改存“宝宝”里了;支付不用刷卡了,改“扫一扫”了;创业不找风投了,改众筹了。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2014年,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在“打劫银行”的路上并肩同行。通过货币基金为主的互联网“宝宝”让银行的存款及用户都开始了大搬家。“一分钱即可投资”,享受4%-8%的理财高收益,同时可以随时赎回,还可以直接用来购物、购票等,“宝宝”们开启的“屌丝理财模式”让普惠金融真正进入到了百姓生活,也唤醒了互联网用户的理财意识。为了“稳固”自己的用户,不少银行设计了类“宝宝”产品,也算是冲击之后的普惠了。
- 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 银行定存收益率逼近国债(2014-12-09)
- “央妈”寓改革于降息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2014-11-24)
- 宝宝10个月改变基金格局 竞争将加速利率市场化(2014-06-16)
- 央行“推演”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上升利差难大幅收窄(2013-12-18)
- 银行备战同业存单业务 利率市场化或两年内完成(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