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银行放贷的钱大比例流入高利贷:资金贩子赚翻

http://www.e23.cn2015-01-20人民网

    摘  要:高利贷这种经济形式在我国延绵千年,有时它游离在金融法规之外,却在生活的角落,形成特殊的金融生态。在实体经济增速下行的当下,高利贷生意又会遭遇什么?

“以前跟银行搞好关系,‘倒贷’无风险、高收益;现在银行抽贷断贷,高利贷老板也得跑路。”

  “我现在收手不干了。”姚将军告诉记者。这是他十几年来从没有过的事情。此前,虽然也有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但还可以做“倒贷”生意。

  “倒贷,也就是大家说的过桥贷款。”姚将军说,这曾经是无风险、高收益的活,“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打了个比方:债务人有100万元的银行借款要到期,但手头上只有20万元,就要先从高利贷手中借80万元来还银行,之后银行会给他续贷100万元。这样一来,放高利贷者收回那80万元就有保障了。

  风险再低的活也要按照“行规”走:放出高利贷的时候,放贷人会扣押债务人的身份证、银行卡以及U盾。“没有身份证,银行不放款;没有卡和U盾,钱就转不走。”

  细心的姚将军还会给自己再上一道保险。“我还会做一件银行做不到的事情,就是紧盯债务人。”姚将军说,银行的贷款员手上有几十个客户,根本管不过来,“而我们则可以派专人跟着债务人,去债务人的公司上班、甚至陪他回家,24小时跟踪。”

  更多的时候,还会要求债务人把家人、家庭和单位等重要信息都写下来。“等真到了他还不起钱的时候,追债时会用得上。债务人还不起钱,差不多也会无法立足了。”

  在整个过程中,放高利贷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银行是否放贷。

  如何确保银行放款?姚将军说这绝对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在银行环节疏通好关系,而且形成默契。

  有了这道保障,本来倒贷没啥风险。但是,从2014年9月份开始,大家都开始害怕了。

  出现这种变化,跟2014年上半年广西柳州民企龙头正菱集团的“爆单”,关系很大。2014年5月27日,正菱集团资金链断裂深陷巨额债务危机,老板廖荣纳夫妇跑路,被警方通缉。

  桂林一家银行中心支行行长说,正菱集团出事后,整个桂林的高利贷市场几乎崩盘。“很多放高利贷的老板都跑路了。通过公安局经侦报案的规模,不低于20亿元。”

  姚将军没落到“跑路”境地,这得益于他一直坚持的“风控”策略。庆幸之余,他也有几分自赏:“在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将资产作了配置,三分之一用于放贷,三分之一存于银行,另三分之一添置了房、车享受。”

  正菱集团的爆单,姚将军说自己深知内幕。“正菱集团可能出事,大家一年多之前就知道。本来还可以再撑一撑,但银行突然抽贷,直接导致廖荣纳崩盘。”

  姚将军称,2013年底,正菱集团在北部湾银行和柳州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银行找到廖荣纳,让他先去找渠道筹款把到期的贷款还上,然后再给他贷款。结果,廖荣纳千方百计通过民间高利贷筹钱还上银行贷款,而银行不仅不续贷,北部湾银行还收回对正菱集团的8亿承兑汇票授信,柳州银行也收回了4个亿。

  “除了正菱集团,还有一家大企业,也是被银行给抽贷了,还完贷款之后,但银行没有按承诺继续放贷。”姚将军透露,这两件事情之后不久,柳州银行有高管莫名其妙被人砍伤,坊间传言即与抽贷有关。

  “聪明的高利贷者,现在都休息了,因为银行不放钱。”姚将军说,这种情况下,你承诺多高的利息,再怎么保证,倒贷这事也会变得越来越危险。

  银行

高利贷生意“成也银行,败也银行。” 银行放贷出来的钱,相当比例被转手流入高利贷渠道。“一笔看似有抵押的正常贷款,骨子里可能已经烂得不行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