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1·19”股灾一天蒸发3万亿 证监会否认打压股市

http://www.e23.cn2015-01-20新京报

    摘  要:“今晚天台见!”1月19日收盘后股民们在网上呐喊。融资资金的疯狂拼抢,最终导演了“1·19”股灾悲剧。1月19日,沪指大跌7.7%创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A股市值一日蒸发3万亿元。

事方,有条件比市场提前获知被处罚的信息,中信证券大股东在其两融业务被罚消息公布前抛售股票的做法,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中信证券昨日公告称,2015年1月16日约17时,公司通过网络报道知悉上述处罚,事先公司并不知情且未收到任何处罚通知。中信证券同时表示,在发现上述传言后,向大股东中信有限进行了书面征询。中信有限表示,本次减持中信证券股份的行为系中信有限正常的经营决策行为;关于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受到处罚的情况,中信有限于2015年1月16日收市后从公开渠道知悉,事先并不知情。

  回放

  A股历史上的三次股灾

  重创7.7%,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回顾A股历史会发现,1996年(之前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以后A股发生过三次股灾。每一季股灾的到来,都让市场惊心动魄。

  第1季:大盘“跌停”

  播出时间:1996年12月16日

  1996年上证综指从1月19日的512点最高涨至12月19日的1258点,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涨幅为140%。而深成指的涨幅更是超过300%。10月起,管理层为了抑制股市的快速上涨,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但行情依然节节攀升。

  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中给股市定性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这一天恰逢周一。当天,沪指跳空低开105点,最终收于1000点,重挫9.91%,深成指下跌10.08%,当天两市绝大多数股票跌停。次日,沪指再度暴跌9.44%,深成指跌幅达9.99%。

  短短的9个交易日内,沪指便从当年的最高点跌至855点,最大跌幅30%。

  第2季:五年熊市

  播出时间:2001年7月底

  2001年7月30日,又是一次“黑色星期一”,这场股灾与国有股减持有关。2001年6月中旬,财政部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股指出现见顶迹象。在7月24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开始下跌。直到7月30日,沪深两市创下两年内最大跌幅,上证综指下跌5.27%,深成指下跌5.21%。

  2001年上半年,沪指创下当年6月份的历史新高2245点。与此同时,市场掀起一场“中国股市市盈率是否太高”的大讨论。

  当时,为了充实社保资金,国有股开始减持,进一步引发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再加上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银广夏造假事件等原因,最终引发了A股在当年7月底出现崩溃式下跌,导致一场长达5年的熊市,期间再也没有见到2245点,直到2005年998点历史大底后才重回上方。

  第3季:重挫千点

  播出时间:2007年5月30日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宣布上调印花税,从1‰提到3‰。当日,沪指开盘跳空低开近5个点,收盘下跌6.5%。短短一周内,沪指重挫近千点,从4300点一路狂跌至3400点,大部分股票连续遭遇多个跌停,众多投资者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历史上称为“5·30事件”。

  经过“5·30”大跌之后,沪指最终又上涨至历史最高点6124点,但更多是蓝筹股带动的指数型行情,众多中小盘股其后盘整甚至下跌,大部分投资者“赚指数不赚钱”。

  昨日,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本周一的暴跌和“5·30事件”有本质区别,首先“5·30”是全速下跌、跌速比昨天快得多;另外,“5·30”是小盘股、垃圾股的泡沫达到顶峰后破灭,而昨日的下跌是蓝筹股上涨过急之后的正常调整。

  原标题:“1·19”股灾 一天蒸发3万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