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涨幅创五年新低 三大因素拉低涨幅
摘 要:CPI涨幅五年来首次破1。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涨幅较去年12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此CPI涨幅已创62个月新低。
CPI涨幅五年来首次破1。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涨幅较去年12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此CPI涨幅已创62个月新低。
■发布
食品价格涨幅收窄
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0.8%,涨幅创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2009年11月,CPI同比上涨0.6%。
从八大类价格上看,1月,衣着类价格涨幅居首,同比涨幅达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幅达1.6%,位居第二;此前涨幅一直也处于高位的食品价格同比仅上涨1.1%,与去年12月2.9%的同比涨幅相比明显出现收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7个百分点;而备受居民关注的居住价格同比涨幅也仅为0.8%,其中,1月住房租金同比上涨2.6%。
而具体到食品价格,其涨幅已经大幅收窄1.8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1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5.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7个百分点,从而也带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0.8%。此外,鲜菜价格下降0.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中,仅粮食、油脂、牛肉、水产、鲜果几类价格同环比均保持了上涨。
■解读
三大因素拉低涨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气候因素致使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响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二是春节错位也导致CPI涨幅明显回落,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三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也影响CPI涨幅,数据显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分析
CPI感受不同缘于个体差异
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年初开始,CPI涨幅就开始逐步收窄,此次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0.8%,涨幅相对较低,但不少居民都反映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的涨幅都很大,实际感受与CPI涨幅存在差异。对于此种说法,国家统计局也多次做出解释。按照其说法,CPI是一个综合统计指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是对全国各地、众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整体情况的数据
描述,但每个人对一时、一地、一种商品或服务价格的感受肯定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的物价涨幅也不一样,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消费结构群体对物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加上CPI数据反映的是上月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些都导致居民对物价的感受存在差异,所以不可能每个人的感受都跟CPI变化一样。
据悉,当前通胀低位徘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持续下行导致实体总需求不足。在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看来,1、2月经常会发生春节错位情况,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1、2月的单月数据要谨慎看待,相比较之下,3月数据更有参考价值。但从目前来看,市场需求的回升力度低于预期,预计这种低物价的局面还是会延续一段时间,虽然2月春节期间生活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会明显回升,推高2月CPI涨幅,但一季度物价仍将总体低迷。
通缩风险不大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1月CPI同比增速达0.8%,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当前物价水平已经处于低位,加上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并且1月PPI同比跌幅达4.3%,因此通缩风险隐现。对此,社科院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持不同看法,表示并不会出现通缩。徐逢贤称,一般来讲,只有当CPI涨幅是负数时,才能定义为通货紧缩。在徐逢贤看来,剔除节日因素影响后,1月CPI数据依然维持在低位,说明当前
- 菜价拉低1月CPI至0.8% 机构预期货币继续宽松(2015-02-11)
- 三大原因致CPI创新低 今后几个月仍将低位运行(2015-02-11)
- 统计局解读1月CPI及PPI:食品价格回落占8成(2015-02-10)
- 1月CPI同比上涨0.8% 食品价格上涨1.1%(2015-02-10)
- 1月份CPI今公布恐跌破1% 涨幅或创5年多新低(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