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酝酿再升级 延退方案2017年出台
摘 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将力争在今年出台;延迟退休方案有望2017年推出。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酝酿16年以来的最大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包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退休、养老金投资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政将陆续出台。
昨日(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将力争在今年出台;延迟退休方案有望2017年推出。此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案现已基本形成,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报请党中央和国务院审定。
尹蔚民表示,要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延长交费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据他介绍,人社部争取2015年完成延迟退休方案制订,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渐进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最早将在2022年首次延长退休年龄。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出台
这两年,我国社保基金的各项收入增幅均开始低于支出的增幅,部分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社会上开始出现焦虑的声音。有人认为,过几年或许会出现收不抵支,甚至账面亏空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说法,尹蔚民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平稳,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不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省级统筹,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
不过他也坦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影响巨大。
据测算,我们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9%,到2020年将达到19.3%,到2050年将达到38.6%,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是在下降。与此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的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刚性增长的。所以,养老金的支出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
谈及如何解决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问题,尹蔚民指出,“需要多管齐下”:一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目前全国仍有近两亿人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已经制定了全民参保计划,正在扎实推进;二是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力争今年出台;三是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延长缴费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四是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除了企业、个人缴费以外,还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五是做好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太低,不利于建立集中的投资管理制度。”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曾表示,统筹层次太低是目前建立投资体制的大敌,养老基金应该进行全国统筹投资运营。
基于此,人社部将力争在2015年出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该方案出台实施后,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养老基金进行调剂余缺、分散风险。
延迟退休将“渐进到位” 方案2017年出台
除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作为缓解养老金收支平衡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延迟退休政策有望于2017年正式推出。
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敏感的变量,既影响保费收入,又影响退休金支出,对于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双向影响。
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
- 养老“三支柱”严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一险独大(2015-03-09)
- 项俊波: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有望年内落地(2015-03-09)
- “微”力十足 玩转保险 泰康养老官方微信带来全新保险服务体验(2015-03-04)
-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将下调 预计着重减轻企业负担(2015-02-15)
- 个人可买点分红型养老保险 股民可投资养老险公司(201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