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彰显老龄化压力 养老产业4主题成新掘金点
摘 要:继1月份养老金双轨制废除以后,舆论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在两会期间也有了明确时间表。
继1月份养老金双轨制废除以后,舆论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在两会期间也有了明确时间表。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具体方案今年有望出台,明年向社会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正式实施至少要到2022年以后。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并未达成公示共识,但人社保公开表示,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有机构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我国长期面临的局势,尽管它会导致劳动力人口下降、养老金需求猛增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也同时给养老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为4万亿,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兴业证券称,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会吸引各路资本涌入,养老概念长期投资机会显现,涉及老年领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四类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老龄化将拉动百万亿需求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根据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容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达到了10.1%。人社部长尹蔚民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将达19.3%,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8.6%。伴随着老龄化形势加剧,老年消费和养老服务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为4万亿,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除“延迟退休”以外,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多个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
去年6月底,“以房养老”政策落地,并于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有分析认为,“以房养老”模式复杂、评估困难,加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可能因为没有市场而“流产”。截至目前,距离该政策试点开始已经过去8个月,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正式推出“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去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养老消费便位列其中。2月24日,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表示,中国的深度老龄化将在2030年至2050年到来,建议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税收优惠”等政策应加速落地。
有分析认为,政策环境的良好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养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家公司高调进军养老业争食大蛋糕
养老产业炙手可热,多家嗅得先机的上市公司纷纷高调宣布进军养老产业,“抢食”这块大蛋糕,其中不乏中石化、万科、首钢之类的巨头。早在2013年,中石化就看到了养老地产的机会,豪掷80亿元进入该领域,营造建造了天府惠泽桃源颐养中心,总体规划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去年4月,首钢集团利用老厂区自有土地,启动了“一耐”养老项目,据首钢一内部人士介绍,该养老项目设置养老床位或超过6000张,总体投资将超过40亿元。
进入去年下半年,在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对养老地产的布局更是加速。去年9月份,主业为加工销售禽肉类制品的
- 延迟退休预计不会立即启动:退休年龄调整分歧大(2015-03-05)
- 每月多拿948元 为啥90%的人反对延迟退休?(2015-01-20)
- 评论:中国真的需要延迟退休吗(2014-03-05)
- 人社部三天两次回应延迟退休:未听说从公务员延起(2013-12-13)
- 评论:渐进式延迟退休还需解决公平问题(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