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管理层换血、2014年预亏超15亿 夏利陷“保壳战”

http://www.e23.cn2015-03-23新京报

    摘  要:上周初,一汽集团董事长被带走调查的新闻在资本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旗下的上市公司也备受外界关注。一汽夏利便是其中之一。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国产轿车公司,目前正陷入业绩巨亏的泥潭。继2013年公司全年亏损4.8亿元之后,此前公布的2014年年度预报中,该公司预亏超过了15亿元。一旦成行,公司将被“ST”。

。但夏利在10年时间里,除两款新车外几乎原地踏步,与市场发展脱轨。

  汽车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认为,在夏利并入一汽集团之后,因为大股东的盘子和规模太大,集团的包袱太重,对夏利无暇顾及,并购后并未被列为重点研发和核心发展的品牌。“当时一汽集团更加倾向于对丰田、大众、奥迪等盈利状况空间和市场发展较好的合资品牌投入,单品盈利面差市场前景弱的低端品牌夏利则备受冷落。”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夏利公司内部人士的认同。

  “公司业务下滑,产品更新不力,最主要还是并购到一汽集团之后受到限制。当时一汽集团内部在中、高端品牌上较为齐全,出于集团战略发展的考虑,夏利只能继续发展低端品牌,难以转型升级。”一汽夏利一位高层对新京报记者说。

  得不到大股东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公司所处的低端轿车行业需求下滑,产品更新不力外加竞争加剧,夏利品牌影响力日趋衰弱,销量也节节败退。

  转型押宝“骏派”

  2014年,陷入巨亏边缘的夏利公司开始了改变的道路。先是管理层换血,此后更是推出了专注SUV市场的新品牌“骏派”,力图发力升级转型。

  去年4月,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亲点,刚刚晋升为一汽丰田一把手仅半年的田聪明,重回一汽夏利担任公司总经理,担任救火队长角色。而原本公司总经理王刚、副董事长林引在内的四名高管则集体离职。

  在业内看来,大股东一汽集团“策动”夏利高层换血,是希望公司尽快扭亏,切勿影响集团整体上市的脚步。

  此前的公开报道中,许宪平对田聪明的要求是,务必在2015年前将一汽夏利的主营业务扭亏为盈,避免成为集团整体上市的“绊脚石”。

  得到了大股东的支持,夏利开始谋求转型,具体的路径就是向中高端的SUV市场进军。2014年的5月,公司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宣布将推出一个全新品牌“骏派”系列,主打都市SUV概念。

  这也就意味着,除去原本旗下的两款产品夏利、威志之外,一汽夏利将拥有第三个自主品牌骏派,公司也正式走入多品牌战略的道路上。

  “过去很多年,我们在技术上和产品上的更新做得不好,现在开始主打骏派,是转型升级必走之路。”前述一汽夏利内部高层人士表示。

  对夏利公司来说,骏派是颇被看中的产品。公司希望依靠新款车品挽回市场并打开销量,为公司重新带回利润,成为在2015年实现扭亏的重要砝码。

  但从业绩上来看,这种转型还并未收到效果。公司在2014年年中亏损超过4亿元之后,年终预亏在15.5亿元之上,亏损加剧的速度很快。

  “骏派系列量产的时间是在去年10月份,所以两个月试销售的量不大,所以在业绩上还未有体现。”前述一汽夏利高管表示,任何一个转型和升级的效果都需要周期,“没那么快”。

  但夏利这种多品牌战略还是遭到了业内的质疑。

  “过去几年中,国内的自主型品牌已经做过多品牌战略的实验,事实证明,国产品牌在研发、技术、资金上很难支撑多品牌发展的高昂成本,走此路数的企业也多以失败告终,并走回单品经营的模式中。”张志勇说。

  保壳战打响

  一汽夏利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2015年扭亏为盈并成功“保壳”。

  其实,公司层面来说,已经做出了方向。一个是利用新品突破销量,一个是精简旧有渠道。

在两个月前召开的一汽夏利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一汽夏利公司总经理田聪明表示,目前解决一汽夏利亏损问题的关键还是销售端发力,而销售达到13万辆是公司盈利的“红线”,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