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西门子医疗虚构销售或被查:经销商被逼签虚假合同

http://www.e23.cn2015-03-25中国经济网

    摘  要:近日,西门子中国医疗业务部门(以下简称西门子医疗)采取虚构销售合同的方式制造虚假业绩的行为被其经销商曝出。据西门子医疗经销商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种制造虚假业绩的方式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孟兰说。

  在西门子医疗发给经销商的一份通知中,法治周末记者看到西门子医疗方面称销售合同已到期但销售商未按约定进行付款,因此按照合同约定及中国合同法规定,定金不予退还,并解除合同。

  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至今,西门子医疗中国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已经陆续换人,在其全国四大业务区域中,仅华东大区的销售经理没有离开。而在今年2月,西门子宣布裁撤7800个工作岗位,医疗业务首当其冲,并在财报中被重点提及。

  在孟兰看来,西门子医疗对于交易习惯的“反水”源于与西门子医疗高层调整以及决策有关,“西门子换了新的负责人,他们对过去的交易习惯全盘否认,而损失却由我们经销商来承担”。

  面对这样的处境,孟兰加入了与其同样遭遇的西门子医疗经销商维权团队。

  “目前加入维权团队的经销商已经有30多个,涉及到被没收的金额达3000多万元。加入的成员仍在不断增加。”为此次维权提供法律服务的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会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由于经销商与西门子之间的私下约定很难在合同中实际体现,因此对他们而言,维权可能很困难。”史立臣表示,“更何况,由于经销商前期市场投入很多,与西门子已经形成鱼需要水的依赖,因此经销商是否愿意与其彻底划清关系也是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也只能忍气吞声,吃哑巴亏。”

  多家经销商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我们手里掌握的邮件、变更的合同文件以及通话录音资料都能够证明确实存在这样的交易习惯。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将依法维护我们的权益。”

  杨会林表示,西门子医疗已经向经销商发了邀请函,试图面谈协商解决此事。

  业绩指标过高是造假主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西门子医疗常年存在这样的销售乱象呢?

  在孟兰看来,西门子医疗制定的业绩目标过于脱离现实。“西门子的销售指标是想象出来的,它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容量,比如参考这个区域有多少家医院,能成交多少。”

  而这一点在经销商与西门子医疗签订的虚构销售合同完成量中就可见一斑。

  孟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她与西门子医疗去年签订了3个合同,实际完成了1个,采用变更合同的方式转移掉1个,另一个合同则因为合同到期被没收了定金。而另一家经销商负责人杨淼(化名)签了4个合同,实际只完成了两个合同,在合同到期前采取变更合同方式转移掉1个,另一个也因合同到期被没收了定金。而一位经销商负责人王洪(化名)则由于所签的5个合同因均未完成,100多万元定金也全部被没收。

  “其实,这几年西门子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库存压力。”经销商胡虎(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据胡虎透露,除了影像部门外,其他部门也有比较大的库存问题。“有些库存的仪器注册证要过期了,要大幅降价销售,有库存多的,也要降价。”

  对于经销商们所述的情况是否存在,西门子中国没有给予法治周末记者答复。

  “一面是库存压力,一面要面对过高的业绩指标,西门子医疗区域经理只能通过虚构销售合同的方式完成指标。”杨淼表示,由于西门子人事变动很频繁,这些合同的实际业绩完成任务最终会被推到新一任经理的头上,“每来新一任的经理就需要帮助其前一届‘擦屁股’,把这些需要完成的业绩消化掉。但与此同时,西门子医疗还要求业绩增长,所以这样的虚构业绩到最后只能越累计越多,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西门子医疗靠虚构销售合同维持业绩的行为不可持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